這是“云遙氣象星座”探測并反演得到干、濕大氣廓線參數。新華社發 新華社天津4月11日電(記者梁姊、郭方達)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組建國內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氣象星座,可進行全球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各行各業。
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峰輝告訴新華社記者,其名為“云遙氣象星座”,將由90顆自主研發的氣象衛星組成,包括72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和18顆低傾角軌道衛星,計劃在2026年底前全部完成組網。
“屆時,它有望成為世界上數據產能最大的商業氣象星座之一。”李峰輝說。
云遙氣象星座的首顆衛星于2021年12月發射,截至目前已成功發射46顆。
“今年還有30顆衛星發射任務,”李峰輝說,“余下的14顆衛星明年發射完成。”
云遙氣象星座2026年組網完成后,將形成全球高分辨率、高精度、全尺度的大氣層、電離層探測系統。其90顆衛星均加裝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掩星探測載荷,可獲取全球范圍內大氣掩星和電離層掩星觀測數據,得到大氣層溫度、濕度、壓力和電離層電子密度等信息,實現對大氣層、電離層和降水的三維探測,提升氣象監測精度。
云遙氣象星座的單顆衛星成本約為數百萬元人民幣,重量約為30公斤。
歐洲氣象衛星應用組織于2023年3月起進行一項無線電掩星建模實驗,第一階段采用了12家世界主流機構、公司的無線電掩星歷史數據,其中,云遙氣象星座貢獻的掩星觀測數據排名第二。實驗結果顯示,云遙氣象星座低軌衛星的掩星產品質量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出臺,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步入航天領域。4年后,天津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將其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