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下,綠竹邊,一場別開生面的“庭院懇談會”正在唐興村火熱進行。連日來,桐城市雙港鎮唐興村婦聯組織“巾幗志愿隊”創新開展“走村入戶三件事”活動,通過“庭院課堂”示范、“暖心叮嚀”幫扶、“新風共議”倡導,將“宜居桐城”建設融入村民日常生活,讓文明新風吹遍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庭院課堂”:一花一木皆風景,小庭院變身“實景課堂”
“廢舊瓦罐種上太陽花,柴火堆碼整齊覆綠網,門前菜園扎起竹籬笆,家家都能成風景!”“你們看看,院子干凈了,心情敞亮了,日子才更有滋有味!”在村民張大姐家,巾幗志愿者邊走邊示范講解“美麗庭院”改造技巧。這種“邊示范、邊教學”的實景教學模式深受村民歡迎,短短一周的時間,已有10戶家庭主動參與庭院改造。針對特殊困難家庭,巾幗志愿者還提供“一對一”幫扶,主動上門幫忙清掃院落、修補門窗。如今,村里掛起的3塊“美麗庭院”示范牌,成為最生動的“活教材”。
“以前覺得‘美麗庭院’是面子工程,現在才懂這是過好自家日子。”張大姐擦拭著“美麗庭院”掛牌感慨道。
“暖心叮嚀”:一枝一葉總關情,特殊群體有“貼心家人”
走訪中,巾幗志愿服務隊特別關注“沉默的角落”,建立“三色”精準幫扶機制:紅色標注獨居老人、黃色標記殘障家庭、藍色關注困境兒童。新屋組的汪大姐因病臥床,眼睛幾近失明,巾幗志愿者不僅協助辦理殘疾證,還定期上門陪聊解悶,經常聯系其兒女多回家照看母親。雙橋組的李大爺重病在家休養康復,脾氣急躁,巾幗志愿者聯系村醫每周上門量血壓,陪伴老人嘮家常,安慰老人保持好心情,保重好身體。裴墩組的桂大娘的兒子長年在外務工,收入一般,兒媳又是聾啞人,巾幗志愿者幫她們對接手工折袋活,每月增收500余元補貼家用。截至目前,巾幗志愿者已為5戶特殊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困難20余件。
“以前覺得婦聯就是搞活動,現在才知道婦聯不光是‘敲鑼打鼓’,更是‘雪中送炭’,實打實幫我們解決困難。”村民桂大娘感動地說道。
“新風共議”:一言一語化陋習,村民共訂“文明公約”
在和樂組李組長家,20余名村民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唐興村書記、婦聯以“拉清單”方式梳理出鋪張浪費、衛生死角等10項陋習,邀請村民共商對策。“紅白事少放鞭炮,省下的錢給娃買書多好!”“門前三包要做到,愛護環境人人共參與!”村民黃叔當場表態:“我家兒子娶媳婦就按新規矩辦,酒席從簡!”如今,村里紅白理事會已接到3戶家庭“簡約辦事”的承諾,預計可節約開支10余萬元。后期將設立“文明積分超市”,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移風易俗等活動可兌換生活用品。
“建設宜居鄉村,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唐興村婦聯主席說道“家園美,不僅是環境美,更是人心暖。”下一步,唐興村婦聯將組建“巾幗互助小組”,通過“執委+巾幗志愿者+家庭戶”的聯動模式,讓文明新風吹進更多角落。
撰稿:黃鵬程 梁淑
審稿:高君
終審:琚卓
原標題:《桐城市雙港鎮唐興村婦聯:“庭院課堂”話文明 “暖心叮嚀”傳新風》
來源:桐城女性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