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新經緯
4月起,部分銀行調整存款利率產品。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本次調整主要集中于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長期限的存款利率產品,有銀行五年期存款產品利率直降40個基點。與此同時,調整后,有銀行出現三年期和兩年期存款產品利率倒掛的情況。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部分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核心邏輯依舊是控制負債成本,以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
兩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掛
“周一(4月7日),我們行存款利率剛降。”平安銀行北京某網點工作人員表示。4月9日,中新經緯以客戶身份咨詢該網點,工作人員介紹,該行“平安存”產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由2.05%下調至1.65%,下調40個基點。不過,該行近期在售三年期2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年利率2.0%。
中新經緯注意到,“平安存”兩年期定存分為500元起、1萬元起兩檔,年利率分別為1.65%和1.70%。也就是說,存兩年比存三年的利率高。
浦發銀行北京某網點工作人員稱,4月7日起,該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贏”三年期年利率從2.15%降至2.05%,下調10個基點。
除了上述全國性股份制銀行,4月起,部分中小銀行也下調了存款產品利率。安徽新安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于4月4日對存款產品執行新的利率政策。調整后,兩年、三年存款利率分別為2.65%、2.60%,分別下調15個基點、20個基點。一年期、六個月、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維持不變。該行同樣出現兩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倒掛的情況。
“自4月1日起,上海華瑞銀行五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從2.7%降至2.65%。”一位儲戶提供的與上海華瑞銀行客服的聊天截圖顯示。中新經緯在該行小程序上查詢發現,調整后,華瑞銀行五年定存利率低于三年期定存2.70%。
武漢眾邦銀行發布公告表示,該行于4月1日起分別調整大額存單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調整后分別為2.4%和2.5%。與此前對比,兩期限品種分別下降20個基點和40個基點。
此外,中新經緯查詢發現,廣西融水農商銀行、廣西資源農商銀行、廣東南澳農商銀行、江西江州農商銀行、江西廬山農商銀行等農商銀行也在近日發布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的公告。
多家銀行表態“壓降負債成本”
目前,凈息差下行仍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分別為1.54%、1.54%、1.53%、1.52%,呈環比下降趨勢。
在近期上市銀行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不少銀行被問及如何穩定凈息差,而控制負債端成本就成為其中的重要舉措。
“工商銀行堅決不打價格戰。”工商銀行副行長姚明德在該行2024年業績會上表示,從工商銀行自身情況來看,2024年工行主動加強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負債布局調整,優化大類資產擺布,強化負債成本管控。
姚明德稱,2025年,工行將努力提升風險定價水平,實施全口徑負債的成本管理,杜絕“內卷式”競爭,主動優化期限結構和品種結構,同時提升服務客戶的能力和水平,讓流動性資金、結算性資金占比不斷提升,實現銀行發展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與其糾結投放高風險資產獲取利差收益,不如下決心降低負債付息率,來更好投放低風險穩收益資產。”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在該行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資產收益率和負債付息率非對稱下行的背景下,控制息差收窄幅度的關鍵在于壓降負債成本。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2024年建行主要是抓兩頭,既對三年期以上以及其他一些付息率比較高的存款進行有效管控,又大力吸收低成本的高價值存款,通過負債結構的優化,有效控制了負債成本。生柳榮稱,下一步,建行將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的結構優化和存貸款的定價管理。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近期部分銀行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核心邏輯依舊是控制負債成本,以應對凈息差收窄壓力。與此同時,國內降息預期開始升溫。對銀行來講,提前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也可視作未雨綢繆,為降息之后更好地控制負債成本提供騰挪空間。
為何會出現三年期和兩年期存款利率倒掛?薛洪言認為,短期利率更多地反映當前利率水平,中長期利率則計入了更多的未來利率變動預期。存款利率出現期限倒掛,表明銀行預期未來利率會進一步下降。個別銀行通過提前調降中長期存款利率來控制未來負債成本,就容易出現期限倒掛的現象,導致3年期存款利率比2年期還要低。
“存款利率繼續下行已無懸念。”薛洪言稱,一方面,政策層面將“穩增長”置于首位,多次表態擇機降準降息。若央行如市場預期般在二季度下調MLF利率,商業銀行按“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需同步調降各期限存款利率,且中長期品種降幅可能更大。另一方面,通過降低融資成本刺激內需成為政策必選項,降息的緊迫性有所提高。存款利率下調可直接緩解銀行息差壓力,為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騰挪空間。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