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俞佳一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目前,上海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26萬家,在全國首先突破萬家大關,平均每3.5個小時就會誕生一家專精特新企業。4月11日,記者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助推上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俞佳一/攝
自2011年起,上海就在全國率先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目前,已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超2.2萬家,包括1.2萬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5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129家上海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共同形成從創新型、專精特新、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制造業單項冠軍的優質企業梯隊。當前,專精特新企業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若干措施》共包括六方面20條具體措施。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亞鵬介紹,在推動高成長發展方面,上海將建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數智化平臺,助力企業“小升規、規轉強、強轉股、股上市”。計劃到“十五五”末,上海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翻一番,達到兩萬家左右。對于首次升規入統的工業、軟信業企業,最高可獲50萬元獎勵;連續兩年產值(營收)增速20%以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最高可獲50萬元支持。同時,還將發揮國有基金引領作用,形成規模1000億元的基金群,并加強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助力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此外,《若干措施》還在助力精細化管理、促進高能級創新、降低全要素成本、實施精準化賦能、完善多層次服務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
“企業經常會提出,政策文本看不太懂,申請過程中環節比較多,時間比較長。這輪政策出臺,我們想站在企業角度,讓企業看得懂、方便用。”蒲亞鵬說,《若干措施》創新推出企業版,把政策文本中面向政府的內容都刪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提煉政策“干貨”,并提供政策咨詢電話和申報途徑,“以往可能了解政策要把全文通讀才知道怎么用,現在是你關心哪條,就看哪條”。
驕成超聲是一家位于上海閔行區“大零號灣”的技術研發型企業,每年都有幾十項知識產權申請。“政策對知識產權的支持資助,以及海外展會補貼對我們幫助都很大。”驕成超聲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宏建表示,政策的精準扶持發揮了“店小二”式的服務。他透露,目前驕成超聲已在德國、新加坡、香港注冊公司,未來將借助海外展會等渠道積極推廣產品,在全球范圍內挖掘更多市場機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