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報告,在中國商務部切斷關鍵礦產供應后,美軍超1000個武器系統、2萬多個零部件面臨斷供,全軍種武器生產受影響。而此時,俄羅斯方面的相關舉動,讓這一緊張局勢更加復雜。
去年12月初,中國商務部宣布加強軍民兩用物項對美國的出口管制,嚴控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出口,并警告任何違規向美國提供相關物項的行為都將被追責。中國在這些關鍵礦產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禁令實施后,美國軍工產業遭受重創。美國國防情報公司報告指出,受影響的美軍武器部件中,6335個需要銻,11351個需要鎵,12777個需要鍺。按軍種來看,海軍受影響最大,501個武器系統依賴至少一種關鍵礦物;陸軍有267種、空軍198種、海軍陸戰隊113種武器系統受波及。美國的半導體、衛星、紅外線技術、光纖、鋰電池和太陽能板等領域,也因失去穩定供應遭受“精準打擊”。
鎵(資料圖)
面對這一困境,美國急需找到新的稀土供應源。就在此時,俄羅斯向美國拋出了“橄欖枝”。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已啟動稀土合作談判,美國企業對此興趣濃厚。普京總統也公開表示,愿意與美國合作開發頓巴斯地區的稀土資源,甚至提出供應200萬噸鋁的誘人條件。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羅斯15種稀土儲量總計2870萬噸,豐富的儲量對急需稀土的美國來說極具吸引力。并且,若合作達成,不僅能緩解美國稀土供應壓力,俄美談判若涉及技術共享和聯合生產,還有望打破西方對俄制裁的僵局。
稀土(資料圖)
不過,俄美稀土合作并非坦途。從政治方面來說,在烏克蘭危機的大背景下,合作的敏感性極高。澤連斯基政府明確反對任何繞過烏克蘭的稀土交易,美國國內的鷹派勢力也擔憂技術外流。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強調,在美國對俄制裁持續的情況下,俄羅斯無法與美國公司建立合作關系,若要合作,美國需先取消對俄制裁,而這一決策需美國國會投票決定,并非特朗普一人能決定。就算未來美俄開展稀土合作,在稀土加工能力上,也難以與中國競爭。
稀土(資料圖)
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0%-70%,掌握著近90%的稀土加工能力,技術和產量優勢明顯,美俄短期內難以追趕。美國雖然擁有約230萬噸稀土儲量,2022年稀土產量也有4.3萬噸,可開采年限卻僅為53年。并且,多年來美國稀土礦物開采和加工產業近乎歸零,其開采的稀土資源雖占全球稀土供應的12%,可由于自身加工能力缺失,還得依賴中國加工。
這場稀土博弈,實際上反映了全球產業鏈正在重構。中國用稀土反制美國芯片禁令等一系列打壓行為,美國試圖拉攏俄羅斯突破稀土封鎖,俄羅斯則借此拓展地緣空間。美國雖想通過與俄羅斯合作緩解稀土供應問題,但前路充滿不確定性,其能否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在特朗普任期內恐怕很難實現。而這場博弈最終將走向何方,又會對全球戰略格局產生何種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