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爆發:特朗普的“秘密武器”與145%關稅
2025年4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25%的關稅。消息一出,全球嘩然。4月10日,關稅稅率升級至145%。特朗普政府聲稱擁有尚未公開的“秘密武器”,例如“金穹”導彈防御系統、B61-13重力核彈等,以此進行威懾。“這是美國實力的體現!”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說道。中國迅速做出強硬反制。
二、美國內亂:關稅政策的國內困境
4月10日,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4.2%,蘋果、特斯拉等企業市值蒸發超3000億美元。“這簡直是災難!”一位華爾街分析師驚呼。美國超市貨架上,“美國制造”滯銷,“中國制造”卻遭到搶購。關稅政策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巨大沖擊。日本連續拋售美債,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5%,美國政府每年償債成本增加逾2000億美元。
中國也通過“鈍刀割肉”式減持美債(三年內減少3500億美元),削弱美元霸權。“我們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指出,長期貿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國內儲蓄率不足和過度消費,而非中國。美國90%的進口商承擔了關稅政策的主要成本。蘋果、特斯拉、沃爾瑪等企業面臨巨大損失,產品成本大幅增加。
三、中國反制:多維策略與全球影響
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任何對話必須基于平等”,堅定立場,駁斥美國單邊霸凌。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并靈活調整供應鏈,從巴西增加大豆進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占比升至37%。中國控制的稀土資源和鎵、鍺等關鍵礦物出口限制,直接影響美國軍工和新能源產業。
“我們有足夠的應對措施。”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 廣東一家電子企業的例子,有力證明了中國產業鏈的韌性。中國著眼于數字貿易、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
四、事件反思:霸權的終結與多邊主義的崛起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加劇了美國國內經濟矛盾,損害了美國自身利益。其“極限施壓”策略并未奏效,反而促使其他國家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
“這是一場失敗的賭博。”一位國際關系專家評論道。 全球產業鏈的“蝴蝶效應”凸顯,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經貿關系將成為未來趨勢,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將難以為繼。
五、個人觀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