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的名字,過去總與“火星移民”“科技狂人”掛鉤,但這兩天,他的身份成了“全球最慘富豪”——特斯拉股價兩天暴跌10%,馬斯克身家蒸發310億美元,2025年累計縮水1300億美元!這不僅是數字的崩塌,更是一場商業帝國與政治漩渦的“核爆級”碰撞。當馬斯克從特朗普政府高官到德國極右翼支持者的身份標簽,變成消費者抵制的導火索,特斯拉的銷量腰斬、展廳被燒、投資者信心崩盤,都在印證一個真理:科技巨頭的“政治化”,可能是比經濟周期更致命的毒藥。
一、特斯拉的“自由落體”:從銷量崩盤到暴力沖突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僅33.7萬輛,同比暴跌13%,歐洲市場更慘烈:德國銷量暴跌76%,羅馬展廳被縱火燒毀17輛車。馬斯克的政治立場,讓特斯拉從“酷炫電動車”變成了“政治符號”。歐洲消費者用腳投票:“買特斯拉等于支持極右翼”——這種標簽一旦貼上,比電池起火更難撲滅。
數據說話:
67%的美國消費者因馬斯克的政治立場拒絕購買特斯拉;
民主黨支持者中,抵制比例高達82%。
二、馬斯克的“政治賭局”:從特朗普盟友到全民公敵
2024年大選,馬斯克押注特朗普:數億美元捐款、政府效率部負責人職位、社交媒體X的政治動員工具化。短期內,他成了保守派的“金主爸爸”,但長期代價是市場信任的徹底撕裂。當“裁員節流”政策引發全美公務員罷工和253個城市的暴力示威時,馬斯克的政治光環成了商業帝國的“絞索”。
華爾街的審判:
美國銀行將特斯拉目標價從490美元砍至380美元;
高盛從345美元下調至320美元。
分析師直言:“馬斯克的政治冒險,讓特斯拉失去了‘科技中立’的護城河。”
三、歐洲的怒火:從市場失守到“物理消滅”
德國特斯拉經銷店被縱火、羅馬展廳燒成廢墟——這不是商業競爭,而是政治立場的“物理清算”。歐洲人用最極端的方式宣告:馬斯克的極右翼立場,已觸犯社會底線。當品牌與政治極端主義掛鉤,再酷的Cybertruck也救不了銷量。
四、未來懸念:馬斯克還能“翻身”嗎?
特斯拉的底牌只剩兩張: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競爭和傳說中的低成本車型。但馬斯克至今未公布進展,投資者耐心正在耗盡。若他繼續“政治優先”,特斯拉可能從科技標桿淪為政客玩物。
殘酷真相:
商業巨頭的隕落,很少因為技術落后,更多死于“跨界作死”。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