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綺曼
當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影響全球貿易版圖,熙熙攘攘的廣交會展館內,上萬家企業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采購商穿梭洽談的聲浪,匯成中國對外開放最堅定的回答——在不確定性時代,這里始終是全球化穩定的坐標。
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大,貿易領域供應鏈穩定性承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研判顯示,貿易壁壘加劇或致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3.1%,但中國逆勢獲0.1個百分點的增速上調,其經濟政策效能獲國際機構認可。
“一升一降”之間,新質生產力正重塑世界經濟天平。在廣交會開幕這一天,這一信號也不斷顯現。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匯集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優質特色參展企業超5100家。
在這里,新質生產力重塑著供應鏈的確定性——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第一期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集中展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最新成果,帶來包括具身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在內的各類型產品。
在這里,采訪商們找到全球產業鏈的“穩定錨”——第一期企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表現突出,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吸引了全球采購商的目光,覆蓋了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世界的目光再次凝聚于此——
中外記者看到的是廣交會展館19個展區中,人潮依舊涌動。
萬商云集羊城,廣交會以“確定性”回應世界。
珠江奔涌千年不改入海之志。這場持續68年的“東方之約”,依然以春天的溫度,溫暖著全球化進程中的每一次振翅。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