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荷花淀派文學館在雄安新區正式開館,雄安新區再添特色文化名片。
荷花淀派文學館坐落于白洋淀荷花大觀園,集展示、教育、宣傳、交流、收藏、研究等功能于一體,其設計融合傳統水鄉美學與現代科技,打造“湖中院落”的文化意境。館內主展廳以時間為軸系統展示孫犁先生生平與創作歷程,生動形象地復原同口小學任教和耕堂等場景,館內陳列手稿、書信等珍貴物品,聲音互動裝置輔以水鳥飛動、船只穿梭的聲音,將觀眾帶入詩意交織的文學世界。
“七十多年前,我的爺爺孫犁先生以一支筆、一顆心,將白洋淀的蘆葦、荷花與人民的英勇抗爭凝結成永恒的文字。1936年,23歲的他來到白洋淀畔的同口鎮教書,這里的葦蕩、漁舟、荷香與質樸的鄉親,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印記。”開幕式現場,孫犁的長孫孫瑜說,荷花淀派文學館在雄安新區開館,是對孫犁文學精神的延續——讓文學的根脈深扎于土地,讓歷史的記憶照亮未來。這座文學館將讓后人看到,雄安新區的“新”,不僅在于高樓與科技的崛起,更在于對歷史文脈的敬畏與傳承。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白燁表示,荷花淀派文學館是國內第一個以文學流派為主題的文學館,開辟了為文學流派建立文學館的先河,在收藏和展示荷花淀派代表作品和文學成果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孫犁文學獎組委會代表現場發布了《孫犁文學獎征稿啟事》,鼓勵廣大文學創作者勇攀藝術高峰,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彰顯人文精神的精品力作。
據介紹,荷花淀派文學誕生于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進程中,是中國現代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以孫犁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以獨特風格、豐富內蘊、戰斗文字,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江偉,攝影楊亞文、李鑫)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江偉,攝影楊亞文、李鑫
責編:張永群
編輯:孫岱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