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這場華山論劍,美國是否仍獨霸天下?
經過幾年臥薪嘗膽,中國頂級模型與美國還有多大差距?
國內AI如火如荼,中國AI大廠究竟能不能與美國頭部掰手腕?
這些疑問,斯坦福大學最新報告給出了答案。近日,知名AI科學家李飛飛領銜的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發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可以總結為一個意料之中,一個意料之外。
先說意料之中,那就是中國開源AI飛速追趕,幾乎跟美國閉源巨頭們打成平手。斯坦福大學評選出了2024年重要大模型,美國的谷歌、OpenAI各占7個,中國的阿里入選了6個。其中,阿里不僅是中國入選模型數量最多的AI廠商,其重要模型貢獻度更位列全球第三,讓世界對中國“模”力刮目相看!
從整體頂級大模型性能上比較,斯坦福大學報告顯示,當前中美頂級大模型性能差距已經縮小到了0.3%,幾乎抹平不計了。
有人會說,不會又是搞個野雞報告自嗨吧?當然不是!從2017年開始,斯坦福大學至今已經連續8年推出《人工智能指數報告》,是業界公認的AI領域最客觀的權威報告之一。
還有人可能不相信,因為在2023年,中美頂級大模型之間性能的差距還有17.5%,中國一年多就追上了?!
所以我說在意料之中,因為中國開源模型的發展速度真的跟坐火箭一樣。不夸張地說,中國開源模型就像AI領域的中國新能源車,當下差不多所有開源頂峰都被中國插旗了。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更新了大模型榜單,阿里通義千問Qwen2.5-Omni位居總榜榜首,DeepSeek-V3-0324和群核的SpatialLM-Llama-1B緊隨其后,全球開源模型榜單前三全部來自中國。
Hugging Face最新數據還顯示,目前阿里通義千問開源大模型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突破10萬,持續領先美國Llama等開源模型,穩居全球最大開源模型榜首。
可以說,中國開源模型已經是世界開源模型標桿,追趕上美國閉源模型真沒什么可驚訝的。
再說意料之外,那就是在AI競爭中,老牌科技強國日本早早出局,甚至連入場的資格都沒有了。這一次,斯坦福大學評選出了2024年全球61個重要AI大模型。其中美國占據40個,中國占了15席,歐洲僅入選了3個,日本則全軍覆沒,最后的遮羞布都被撕掉了!
日本角力AI失敗,也是給中國敲響警鐘。一方面,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日本科技大廠隨之減少投入,AI領域創新幾乎停滯。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以及年輕人“躺平化”,使得日本創新人才匱乏。
即便日本最強學府東京大學,其的計算機類的全球排名都在20名開外了。日本別說分得人工智能一杯羹了,現在連能否上桌都成問題。
日本AI研究第一人、東京大學教授松尾豐近日一針見血地指出:在AI領域,美國和中國已完全成為前兩名。即使在初創企業領域,日本在創業者人數和資金等方面都已經遠遠落后于中國了。
以“競爭對手”為鑒,可以知興亡、明得失,前邊對標美國,后有日本為鑒,希望中國開源模型少走彎路,多些捷報!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