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胡旭陽 攝影報道
“未來會把‘岳池米粉’做得更勁道、更好吃,讓‘天府糧倉’既有產量又有質量。”4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岳池專場,岳池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龍軍華表示。
近幾年岳池下大力氣改造農田,按照“小并大、短變長、坡改梯、彎取直”的方式,累計改造高標準農田82萬畝,占全縣耕地的近八成。改造后的農田規模化經營率達50%以上,機械化率比一般農田高出15%以上。去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10多萬畝,成功躋身全省10億斤產糧大縣序列。
岳池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龍軍華
龍軍華介紹,連接產業鏈條方面,岳池成功創建“岳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平臺,建立“從田間的稻谷到餐桌的米粉”全流程標準體系。此外,還和京東等電商平臺深入合作,建起了“數字農業”示范基地,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管理。現在園區每天生產5萬斤“岳池米粉”銷往全國各地,帶動周邊農戶種植了3萬畝米粉專用稻,園區米產業全鏈條總產值超過36億元。
鼓起農民腰包方面,岳池開展“保姆式”服務。在全縣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對農作物的耕、種、防、收等關鍵環節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已累計培育服務組織186家。岳池縣專門成立岳池米粉研究院,和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這些高校合作,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研發“岳池米粉”專用稻新品種。現在種植“岳池米粉”專用稻的農戶一年能多賺25%。此外,岳池推進“農文旅”融合,在農田里建起了“稻田酒店”,辦起了“油菜花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游玩體驗。
下一步,岳池縣要建設更多的高產田,爭取到2025年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同時,引入更多的新技術,繼續跟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出更好的稻種。還要繼續把米產業做大做強,讓種糧的有賺頭,讓務工的有活干,讓經商的有機會。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