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紛紛公開發聲,支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引發市場強烈反響。中國太保、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國泰海通等企業,從回購股份、增持基金、估值提升等多方面出手,維護市場信心。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盛集團和上海國投公司這上海三大國有投資平臺也公開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定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與此同時,記者從上海市國資委了解到,近日上海市國資委印發了關于加強我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目標打造一流上市公司,不斷提升股東回報和價值表現。
圍繞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意見》從并購重組、股票回購增持、投資者回報、激勵約束機制、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六方面,支持監管企業和上市公司用好各類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
并購重組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提高主業競爭優勢、聚焦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布局新質生產力、推動國際化經營戰略等實施并購重組。
股票回購增持方面,推動監管企業將市值管理融入國資國企改革,健全常態化市值維護機制,推動股票回購增持作為基礎性制度安排,建立股價異常波動快速響應機制,嚴格規范股份減持行為。
投資者回報方面,引導上市公司牢固樹立投資者回報意識,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優化現金分紅節奏、提高現金分紅比例、綜合運用資本市場工具。
激勵約束機制方面,將市值管理納入監管企業法定代表人經營業績考核,鼓勵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一定比例的中長期激勵通過股權形式實施。
信息披露方面,督促上市公司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完善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管理體系,切實維護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
投資者關系管理方面,積極與投資者互動,多途徑多形式強化投資者溝通,增進市場認同。
《意見》還明確了上市公司、監管企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金融機構等不同市值管理主體的工作職責。
上市公司要強化主體責任,建立資本配置與產業升級的協同通道,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技術創新鏈與資本價值鏈的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內在價值與資本市場估值雙向平衡,實現經營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市場價值體現的良性循環。監管企業要“一企一策”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案,聚合資源提升上市公司競爭力,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強化股東協調機制,提升市值管理成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核心功能,聚焦差異化功能定位積極開展資本運作,實現國有股權高效運作與價值提升。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創新融資工具與指數產品,提供投研支持、長期投資等精準服務,強化市值管理外部支撐。
《意見》明確要求市值管理工作要嚴守依法合規底線,嚴禁以市值管理為名操控信息披露、嚴禁操縱股價、嚴禁內幕交易,對于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追究責任。
截至2024年末,上海市94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總市值2.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177.74億元,增長28.52%。
原標題:《關鍵時刻,上海市國資委出臺意見,加強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張楊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