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重點關注光子芯片產業鏈核心標的:邁信林、源杰科技、長光華芯,以及仕佳光子、炬光科技等核心環節企業。隨著AI算力需求爆發與數據中心升級,光子芯片賽道將迎來高速成長期,具備“換道超車”潛力的中國企業值得關注。
光子芯片:高傳輸速度+高寬帶,AI浪潮下核心前景技術,推動算力密度與能效比跨越式提升
光子芯片以光子為載體,通過光波導、調制器、探測器等組件實現超高速(理論速度達電子芯片千倍)、低功耗(能耗降低90%以上)及大帶寬(支持Tbps級傳輸)的信息處理,突破傳統電子芯片的“摩爾定律”瓶頸與“功耗墻”,數據中心、星鏈網絡、超級計算、通信系統等信息領域重大應用及產業發展需求不斷興起和持續演進對光子芯片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和更強烈的需求。其發展歷經早期光學理論奠基(20世紀初)→硅光子技術商業化(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量子光子學融合(21世紀初至今)三階段,核心材料體系以硅基(低成本、CMOS兼容)與磷化銦(高效光源)協同為主。光子芯片使用光子來傳輸數據,幾乎不受電磁干擾的影響,能夠在更高的頻率下工作,提供更高的數據帶寬和更低的能耗。
應用前景:數據中心+AI算力集群+5G6G通信三大主戰場,生物醫藥、量子、汽車領域多點布局
光子芯片市場規模增長迅猛,根據Yole數據,預計到2035年光子集成電路市場將達540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數據通信等領域需求的推動。核心應用場景:數據中心(光互連、光存儲)、AI算力集群(光電混合計算)、5G/6G通信(高速光模塊)為三大主戰場,同時向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生物醫療(高分辨率成像)、量子計算(光子量子比特)等新興領域快速滲透。
光子芯片企業圖譜:行業巨頭與潛力新秀,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推動產學研協同,加速國產替代
海外光子芯片企業亮點紛呈。Intel:主導硅光子技術,推出4TbpsOCI芯片,布局數據中心光互連;AyarLabs:光I/O方案獲英偉達、AMD投資,突破芯片間通信瓶頸;Lightmatter:光子計算平臺Envise實現能效比GPU提升20倍,瞄準AI算力市場,與日月光合作推動商業化;LuminousComputing:采用BroadcastandWeight方案,致力于提升AI工作負載效率。
國內相關企業也各有建樹。邁信林:聯合光子算數打造國產算力平臺,適配國產GPU生態;曦智科技:全球融資額最高的光子計算初創公司,從三大核心技術出發打造產品線,與新華三合作提升數據中心效率;源杰科技(通信組聯合覆蓋):擁有完整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廣泛應用于無線前傳,數據中心,光纖到戶;擁有數條從MOCVD外延生長、到芯片生產,自動測試的生產線;仕佳光子(通訊團隊覆蓋):PLC/AWG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一,突破硅光高功率DFB光源;炬光科技:晶圓級光器件加工技術領先,賦能激光雷達與光通信;長光華芯(通訊團隊覆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打破海外壟斷,切入汽車與工業市場。總體而言,光子芯片企業在機遇與挑戰中前行,有望推動信息產業邁向新高度,我國相關企業也迎來發展契機,需突破瓶頸,搶占產業發展先機。
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光子芯片產業鏈核心標的:邁信林、源杰科技、長光華芯,以及仕佳光子、炬光科技等核心環節企業。隨著AI算力需求爆發與數據中心升級,光子芯片賽道將迎來高速成長期,具備“換道超車”潛力的中國企業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技術迭代不及預期、海外供應鏈限制、行業標準滯后。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