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2025工業綠色微電網創新發展山東推進會在泰安市舉行。來自江蘇省、河南省及山東省16地市工信部門、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高區負責同志、重點園區和企業代表,相關行業協會、科研院所、能源企業、制造企業等300余人參會。
本次大會以“推動工業綠色微電網創新發展·促進零碳工業園區建設”為主題,聚焦工業綠色微電網創新發展,搭建政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探索適合微電網發展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制,為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技術交流、合作對接機會。
活動現場泰安市政府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泰開集團與工業和信息化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山東泰開直流技術有限公司與合作伙伴分別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
近年來,山東積極探索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在微電網技術應用、新能源裝機規模、虛擬電廠建設等方面成果顯著。2024年,全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16億千瓦,占比首次超過煤電,走出“一煤獨大”的困境,其中光伏裝機超過76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全年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4%,“十四五”以來累計下降超過20%,工業綜合能效水平全面提升。
泰安市因地制宜、探索創新,緊扣千萬千瓦“儲能之都”目標定位,先行先試建設綠色低碳工業示范園區,依托泰開集團等龍頭企業成功突破“光儲直柔一體化”關鍵技術,實施“聚合式”電網友好型虛擬電廠項目,實現綠電大規模高比例就地消納,為全省虛擬電廠與微電網協同應用立起標桿。截至今年3月底,泰安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660.5萬千瓦,占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63.8%,打造了一批微電網示范工程,建成了山東首個虛擬電廠創新服務中心。
下一步,山東將圍繞新能源電池、新能源裝備等標志性產業鏈,依托“鏈主”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廣泛推廣泰安工業微電網建設模式,“一業一策”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探索零碳工業園區建設的山東方案。(大眾新聞記者 劉濤)
(大眾日報及大眾新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文字投稿務必配上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投大眾日報泰安記者站電子郵箱dzrbta@126.com,熱線電話:05388011909。來稿請務必注明作者、手機,以便進一步聯系。)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