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代謝的核心器官,負責將營養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儲存脂肪以及分解毒素等重要功能。據報道,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認為受到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等肝臟疾病的影響,這些疾病會隨著病情進展而危及肝臟的關鍵功能。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成功用人原代肝細胞培育出肝細胞類器官,能夠再現藥物代謝和脂質代謝等肝細胞功能,有望在藥物研發、疾病研究、再生醫療等領域發揮作用。
▲資料圖片 圖據圖蟲創意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稱,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細胞因子——抑瘤素M處理取自患者體內的冷凍成人肝細胞,成功使之形成肝細胞類器官并誘導類器官持續增殖。最終,肝細胞類器官增殖百萬倍,持續生長了三個月,存活了半年也沒有喪失分化能力。
研究人員利用激素誘導肝細胞類器官分化,分化后的肝細胞類器官具備肝細胞特有的代謝功能,可以產生葡萄糖、尿素、膽汁酸、膽固醇等物質。
研究團隊為患有肝功能障礙的實驗鼠移植了這種肝細胞類器官,植入的肝細胞類器官與周圍實驗鼠的肝細胞融合,并最終取代了實驗鼠自身的肝細胞,恢復了肝功能。
負責研究的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教授佐藤俊朗在公報中表示,他們的研究表明,肝細胞類器官移植在實驗鼠體內取得了成功。但要實現人類肝臟再生,肝細胞類器官的培育規模需要擴大到數十億量級,因為人體更為龐大。若能實現這一突破,對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將是重要轉機。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綜合央視新聞
編輯 張莉 責編 馮玲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