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王先生突發腦出血,在鄭州市某三甲醫院經過搶救挽回了生命,卻因四肢無力生活不能自理,成為全家人的痛,而康復成了全家人最后的希望。
去哪兒康復呢?帶著疑問,王先生的家人將目光鎖定在了距離家只有5分鐘路程的鄭州市桐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我記得桐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到我們家里做簽約的時候,給我們提過,中心的康復科能進行各種手術之后的康復,并且一再囑咐我們,如果要到中心去做康復,需要提前預約,要不排不上號。”王先生的妻子陳阿姨說。
也許是為了印證家庭醫生當時說的話,也許是為了看看桐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康復科到底如何,陳阿姨走進了康復科。寬敞明亮的康復大廳,各種康復設備齊全,而每個設備前都有康復治療師在精準一對一指導患者做康復治療,他們中有做肢體康復治療的,也有做語言康復治療的,也有做肌張訓練的,但康復效果都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無法行走、右側肢體無力、上肢不能運動、下肢活動不利、言語不清、霍夫曼征和巴賓斯基氏征陽性、踝關節僵硬,帶著這些癥狀,王先生住進了桐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康復治療。
王先生的康復治療由康復治療師王佳佳負責,王先生每一次肢體的伸展、每一步艱難的行走,都有王佳佳的陪伴,而王先生也從最初的痛苦不堪到充滿信心,從抗拒治療到主動治療,從焦慮狂躁到主動配合康復,他的肢體在一步步康復。
經過三個周期、近兩個月的手把手個性化康復治療,王先生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步恢復,評估數值顯示Berg平衡能力較好,能獨立行走,在家里能做簡單的飯菜,洗一些小衣服,王先生的康復令全家人很是開心,將一面錦旗鄭重送到了王佳佳手中。
在康復科,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他們滿懷期望而來,高興而回。(辛瀟)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