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白皮書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高額關稅是要挾,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將對中美經貿關系產生嚴重影響。
事實上,美國無所不用其極,想要中國在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屈服。近日,美國宣布向中國加征34%的“對等關稅”,中國作為回應,決定向美國加征同等比例關稅。周二,白宮稱,除非中國撤銷上周對美國加征的34%關稅,否則將繼續對中國加征更多關稅。實際上,美國于今年初就已向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0%關稅。本周三,面對中國的強硬態度,美國決定對中國額外加征50%的關稅,累計對華征收的懲罰性關稅稅率達到104%。對此,中國宣布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由34%提高到84%,并于本周四生效。同時,除其他反制措施外,中國已將18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或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中國不可能向美國屈服。基于歷史教訓,中國外交工作的核心原則是:不被恐嚇所嚇倒,不為謬誤所誤導,不被壓力所壓倒。中國深知,未來將面對更加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復雜的外部環境,只有拿出勇氣和智慧戰勝艱難險阻,才能砥礪前行。中國將拿出百折不撓的精神,鍥而不舍,努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中國必須堅持原則。
美國政府的關稅脅迫是在玩弄強權,方向錯誤,只會走入死胡同。從歷史上看,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本質上不會對任何一方有利。美國濫用關稅,侵犯了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正當權益,且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
美方具有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脅迫性質的做法,毫無意外地遭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中國沒有屈服,堅定地站在公平、公正和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并非沒有意識到前所未有的高關稅對中國出口及經濟意味著什么:出口產業利潤將面臨下滑,制造業投資和消費信心隨之減弱,都將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但中國也十分清楚,向美國妥協毫無益處,因為美國的意圖是將中國排除在主流全球化體系之外,重塑全球供應鏈,滿足一己之私。
然而,即便對美出口大幅下滑,也不會給中國整體經濟造成致命打擊。近年來,中國致力于推動市場多元化,美國在中國出口總額的占比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去年的14.7%——這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從“貿易消耗戰”中獲勝。相比之下,關稅戰給美國經濟的打擊則是一天比一天嚴重。
中美兩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在經貿合作領域出現分歧和摩擦不足為奇,但通過關稅和保護主義手段解決問題,是用錯了方法。因此,中方在白皮書中呼吁,通過對話協商,讓兩國經貿合作沿著互利共贏的正確軌道持續發展。
白宮稱愿同北京對話,但美國政府目前的舉措并未展現出愿與中方進行建設性對話的誠意。如果美國政府真心希望同中方展開溝通,就應明白談判應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哪怕僅是為了迎合美國國內民眾的認知,使用貶損性語言歪曲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顯然不是在發出邀請。同理,恐嚇、威脅、訛詐也無助于同中國展開富有成效的探討。中國不想引戰,但面對逆境,將始終堅定信念,準備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國家發展權益。
美國若能改邪歸正,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同尋找解決雙邊經貿摩擦的可行路徑,尚為時不晚。當然,如果美國政府執意用關稅戰、貿易戰搞零和博弈,那么中國也已做好準備,堅決抵御美國向中國擺出的炮艦外交。
原標題:《和評理 | 堅決抵制美式炮艦外交》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沈佳靈
本文作者:中國日報網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