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7日訊 4月27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由中鐵二十四局承建的津濰高鐵東壽特大橋跨G516國道連續梁提前順利合龍,標志著津濰九標項目主體結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順利打通了箱梁架設的關鍵通道。
作為是“八縱八橫”高鐵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濰高鐵起于濱海西站,終于濰坊北站,正線全長348.26公里,其中,此次合龍的跨G516連續梁主跨長140米,是津濰高鐵全線最大跨度的連續梁結構,主跨需跨越交通繁忙的G516國道,安全風險高,為本標段的重難點工程之一。
中鐵二十四局津濰高鐵站前九標項目總工程師周洋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針對大跨度連續梁不平衡荷載大等問題,我們采用‘兩項一體化設計’、‘六項工藝’、‘七項工裝’等創新性做法,比如本次合龍的連續梁,臨時固結工藝,采用了墩頂固結與體外固結雙保險的結構形式,能夠顯著增強大跨度懸臂施工連續梁,抵抗不平衡重量的能力,降低傾覆風險,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此外,為了有效平衡懸臂端荷載,保障結構穩定性,本次合龍段混凝土的澆筑施工使用“懸臂掛籃分段澆筑”工藝和“對稱澆筑+動態配重”技術;同時,還選擇在夜間低溫時段進行合龍段施工,主要是運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減小溫差引起的混凝土收縮變形。通過預壓配重、剛性支撐鎖定等施工技術措施,精準控制了合龍口的間距,最終實現了“零誤差”對接。
津濰高鐵是國家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對構建區域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建設可補齊京津冀、山東半島等沿海地區高速鐵路發展短板,改善沿線交通條件,對帶動京津冀、環渤海地區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發展,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閃電新聞記者 李瑞琪 報道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