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全世界加征關稅,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的非議,導致最近美股連續(xù)下跌,市場情緒一片悲觀,很多人把矛頭指向關稅政策——擔心通脹升溫、加息重啟、流動性收緊,最終拖垮股市。A股和港股也不能幸免。
確實,從短期來看,關稅加征會壓制市場情緒,但長期影響可能被過度放大了。作為投資者,該如何理性看待?
1、短期利空≠長期趨勢
歷史反復證明,突發(fā)事件對股市的沖擊往往是短暫的。比如2020年疫情爆發(fā)時,美股多次熔斷,連巴菲特都直呼“活久見”,但隨后美股卻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俄烏沖突初期全球股市暴跌,A股后來也反彈至3500點。市場情緒像鐘擺,總會回歸理性,決定長期走勢的仍是經濟基本面和企業(yè)盈利。
2、高利率不可持續(xù),寬松仍是最終方向
當前市場擔心通脹反彈倒逼美聯(lián)儲加息,但高利率本質上會抑制經濟活力。去年全球央行轉向降息,正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從長期看,降息周期只會遲到,不會缺席。關稅可能推高局部價格,但全球需求疲軟下,全面通脹風險有限。
3、穿越牛熊,關鍵在資產質量
與其糾結消息面波動,不如聚焦高分紅、高成長的藍籌股。這類公司現(xiàn)金流穩(wěn)定,抗風險能力強,能在震蕩市中提供“安全墊”。普通投資者近期不妨少看盤面,多儲備知識,留足現(xiàn)金等待機會——下跌是風險的釋放,也是價值的重塑。
真心說一句,關稅擾動短期難免,但股市終將回歸基本面邏輯。保持冷靜,守住優(yōu)質資產,時間會獎勵耐心的人。
當然,這個耐心可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了!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