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河北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十大案例出爐
“四則運算”解鎖物流降本增效密碼
日前,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下,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開展了2024年度全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征集,遴選形成了10個具有較強創新性、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從物流模式、技術應用、產業協同等多個維度,依托技術手段做“減法”、多式聯運做“加法”、物流與產業融合做“乘法”、數字化方式做“除法”,探索物流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減:智慧化驅動物流成本“瘦身”
通過技術手段減少物流成本,快遞行業在智慧化轉型上持續創新。
每天晚上8點至10點是廊坊順豐開發區中轉場最熱鬧的時候。全自動智能分揀系統流水線馬力全開,從卸車、分揀到轉運、運輸,最遠端10分鐘就能完成全部流程,最近端僅需4分鐘。
下單即發貨,發貨即處理。順豐采用的“上倉下中轉”模式,進一步縮短攬收至分揀的時間。此外,他們利用螺旋滑槽+提升機組合,日均減少作業人員8人,裝卸效率提升50%。無人叉車實現24小時連續作業,單線人力成本日均減少4人。
借助自動化手段實現降本增效的不止廊坊順豐速運。
圓通速遞冀南智創園投入1.03億元部署雙層智能分揀系統,巧妙利用智能設備重塑作業流程,減少人力依賴,加速物流周轉。
加:多式聯運整合各方資源
圍繞物流降本增效,我省多地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通過跨方式互聯互通,加出物流降本增效新空間。
企業點菜,鐵路接單。石家莊鐵路物流中心創新推進鐵路“競爭性一口價”項目,于新港北、香爐山、吳家山、黃島等11個到站確定了運價下浮政策,鐵路運價下浮40%至64%。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激勵其如點菜一般靈活選擇多式聯運方式。
開通“石家莊—雄安—天津”公鐵空聯運干線,提升鐵路運輸占比,集裝箱單箱成本降低18元/噸;為晉州紡織、無極皮革、深澤日化等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開通“產地倉—樞紐倉—消費端”專線;數字孿生平臺助力實現“訂單—倉儲—運輸”全鏈路可視化,車輛空駛率從25%降至8%……專注于物流產業的潤沃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構建全域協同物流網絡,為更多物流樞紐服務城市與產業提供了借鑒。
乘:放大物流與產業融合效應
每天清晨,一輛輛滿載凈菜的貨車,從河北首衡高碑店市場發往北京。
河北首衡高碑店市場蔬菜區副總經理吳之軍介紹:“我們自己的物流線路覆蓋北京各個二級批發市場和冷庫中心,通過一站式快捷冷鏈運輸,從高碑店市場出發,蔬菜1小時左右便可到達北京的商超、社區。”
對于超級“菜籃子”——首衡集團而言,如何做優物流與產業的融合始終是一大課題。為此,他們采用倉網聯動、倉配一體、產運一體的策略,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倉儲網絡,并優化城際配送路線、開發智能調度系統,將京津冀至北方主要城市的生鮮配送時效縮短至12小時內。
隨著技術和管理創新,物流正從供需匹配向產業融合轉變,通過流程互聯、信息互動、資源共享構建出更優質的供應鏈物流體系,增強物流與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
河北國儲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立足石家莊、輻射京津冀的“倉配運智能一體化”業務模式,帶動周邊閑置倉儲資源和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河北交投怡亞通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開發了全省首家縣域特色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冀誠通,推出“供應鏈+貿易”“供應鏈+集采/分銷”“供應鏈+倉儲物流”三大解決方案,實現采購、生產、銷售、物流一體化,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
除:數字化轉型打通物流堵點
當前,各物流企業正通過打造數字化物流新生態等方法,破除運輸堵點,提升物流服務效能。
承德秋碩智慧物流有限公司依托物戀云倉小鎮,打造了“基地直采—云倉預包裝—直播電商”閉環。他們通過整合阿里巴巴等平臺資源,搭建“產地直播+供應鏈金融+物流保障”生態,聯合蒙東實業集團打造任鮮坊品牌,推廣怡達山楂、秋碩萬家等品牌,實現單場直播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在工業領域,河鋼集團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具有較強代表性。其首創的B+C(運力組織方+單車)網絡貨運平臺模式,通過運力招標、智能調度、在途監控等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實現物流成本透明化,綜合成本降低10%。
同樣聚焦鋼鐵產業的唐山胡子物流有限公司,建設了龍髯數字物流供應鏈集成系統。圍繞原料采購、成品銷售、質檢計量等六大環節進行開發建設,打造適合企業發展的企業云、訂單云等“六云”生態,推動倉庫周轉率提升40%。(河北日報記者 馮陽 見習記者 尹春月)
關注河北日報,了解更多權威資訊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