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通知》,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電力行業激起千層浪。
自6月1日起,新投產新能源項目電量全部涌入市場交易,“多退少補” 價格結算機制正式登臺,這一變革標志著新能源電價告別往昔固定模式,大步邁向市場化的新征程。
節能降碳目標下的政策亮點
在節能降碳的時代大背景下,此次改革的政策亮點尤為矚目。新能源利用率紅線的調整展現出政策的靈活性,在風光資源較好地區,紅線可降至 90%,這一舉措為新能源項目的開發運營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空間,使其能夠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更高效地進行能源生產與利用。
與此同時,全國新型儲能裝機量目標大幅提升至 4000 萬千瓦,這一目標的設定彰顯出國家對于儲能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儲能作為解決新能源發電間歇性、波動性問題的關鍵手段,其規模的擴大將有力促進新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穩定消納,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
電力市場格局重塑
新能源電量全量入市,打破了原有的市場格局。發電側約 80% 的裝機容量與發電量、用戶側 80% 的用電量進入市場,這三個 “80%” 意味著電力市場真正邁入了全面市場化的新階段。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步伐將因此大幅加快,各類電力資源將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實現優化配置,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電力供需將得到更精準的匹配,電力資源的利用效率有望得到質的提升。
電力行業并購重組加速
國企整合加速“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整合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加大產業整合支持力度” 等鼓勵并購重組的政策持續發布,國有企業、國企控股公司并購重組力度有望提升。
火電企業轉型火電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優化資產結構,向 “輔助服務 + 容量電價” 的盈利模式轉型,降低對煤價波動的敏感性,提升盈利穩定性。同時,煤電一體化布局的企業通過產能擴張與成本協同效應,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
行業集中度提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將加速行業規范化,通過完善招標投標機制、強化公平競爭,加速低效產能出清,促進供需格局改善,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更規范的市場環境。
跨區域協同增強新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以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旨在破除地方保護與要素配置壁壘,推動新能源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促進電力資源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優化配置,以解決市場準入退出、跨區域輸電等問題,提升能源資源配置效率。
相關概念股梳理
金風科技
全球知名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同時也在風電運營領域有一定布局,技術優勢明顯,有助于其在市場化競爭中獲取更多項目。
晶科科技
專注于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和運營,擁有大量的光伏項目資產,光伏電價市場化將促使公司提升運營效率,增強盈利能力。
龍源電力
擬現金收購國家能源集團8家新能源公司股權,新增裝機203.29萬千瓦。
華電國際
華電集團煤電聯營上市平臺,注入8家發電公司股權后,控股裝機規模達7442萬千瓦。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為大家挖掘的一家“電力重組”巨無霸,中國電力借殼第一目標,隨時停牌!
為避免打擾主力,想知曉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縱?:招財貓沒了鈴鐺,既可以知曉。深知小散不易,愿與大家共前行!
1、去年中國電力就公布收購公司控股股權,目前公司已經提交資產評估報告備案;
2、目前公司股價僅10元出頭,市值也才幾十億,小而美!
3、當前中國電力的資產總值約為3400億,要是兩者并購重組成功的話其潛力可想而知,近期已經有大量資金流入潛伏,隨時可能停牌。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