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多少年的風濕病也好,糖尿病也好,心臟病也好,腸胃病也好,統統給我喝起來。只要你老人家喝了,那效果絕對會非常好……”湖北宜昌一款保健酒的會銷現場,“詐騙總監”在臺上慷慨激昂,老年聽眾在臺下聽得入迷。據央視新聞報道,經公安機關偵查,這又是一起虛假保健品大案,超3萬老年消費者被騙,涉案金額超10億元。
無獨有偶,這邊騙子釀造包治百病的“神酒”,那廂騙子擠出一喝就靈的“神奶”。據澎湃新聞報道,四川綿陽“正沃大荒歲月”門店聲稱“北大荒牛初乳”含有人造蛋白,對身體有極大好處,將200元一箱的牛奶抬高至6000元推薦給中老年人,不少家庭受騙金額過萬元。目前,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初步認定該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對其立案調查。
話術如此夸張,演技大多雷同,邏輯漏洞百出,為何總能成功圍獵老年人的錢包?據報道,前者以雞蛋等禮品福利引流,虛構專家身份給老人“洗腦”;后者以品鑒活動、免費早餐吸引客戶,大搞有機產品上門推銷。老年人通常有的慢性疾病癥狀,就是騙子制造焦慮的入手點;老年人渴求陪伴、勤儉節約的生活狀態,就是騙子圍獵心理的切入點。精準的策略,嫻熟的技巧,一步步引誘老年人掉進預設的消費陷阱。
哪有什么一吃就好的百病解藥,不過是騙子慣用的推銷噱頭;哪有什么真心喊出的再生父母,不過是騙子打的一套情感攻勢。包治百病只是誘餌,忙著掙錢的推銷員根本不會關心老人健康;神乎其神只是吹噓,再平常不過的牛奶酒水從沒產生過這類奇效。聽課就拿雞蛋、早餐當然是好事兒,可天下沒有免費的雞蛋和早餐,吃了這一頓,代價是付出價格高上千倍萬倍的經濟成本。
“錢花了很多,可這個病還是治不好”。輕信偽專家信口開河,不如聽一聽真消費者吃后吐槽。老年人花大半輩子積蓄買到的救命神“湯”,其實是迷魂湯。可怕的是,不少老年人依賴騙子的噓寒問暖、相信“湯”里的歪理邪說,“稀釋”著原本理性的判斷,進而排斥正常求醫、科學用藥,既經濟受損,身體也可能受到傷害。
何止是“神酒神奶”,從糾正血糖的太歲液,到預防并發癥的健康管理儀,從保健水壺、被子到血液循環與電療儀器,一個個名不符實、價格高昂的保健食品及工具,不斷收割老年人的財富,同時也在圍剿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保健品詐騙團伙圍獵老人,不僅缺德,也為法律所不容。廣告法明確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且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保健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且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破解保健品詐騙困局,需要監管部門依法加大巡查力度,細致排查保健品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虛假宣傳的角落。同時,建立高效舉報反饋機制,及時調查受害者反映的違規劣質高價保健品騙局,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治理保健品詐騙,也需要老年人建立認知免疫系統,增強對情感營銷、激情演說的抵抗力。據報道,發現“神酒神奶”沒起作用,已經有老年消費者把產品扔進垃圾桶。應該一同丟棄的,是對“靈丹妙藥”宣傳的盲從,是一聽溫柔細語就放下防備的輕信。老年人子女也應該反思,保健品話術構建的虛擬溫情能夠得逞,是不是因為真實親情擁抱長期缺失?只有監管部門、老年消費群、老年人家庭共同行動,騙子那些大同小異的“迷魂湯”才可能賣不出去。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辛音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