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茹虹表示,近年來,因脫發來就診的患者中,出現了不少年輕人的面孔,他們中有90后,甚至不乏00后,毛發門診前來就診的往往并不是已經發生明顯脫發的中年人群,“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與年輕人對于健康、外形的重視程度提升有關,一方面也與年輕人的職業、婚戀需求有關。一些年輕人剛離開校園,或所從事職業對外形條件要求較高,他們比中老年人群,往往更愿意趁早來醫院看脫發的問題。”
“從事金融、互聯網工作人群脫發比例高一些”
程茹虹解釋,脫發疾病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其中兩種是最為多見的,一是雄激素性禿發(又名脂溢性脫發),與遺傳、雙氫睪酮及部分區域毛囊對雙氫睪酮敏感性增高、炎癥與微環境有關,最終導致毛囊微小化,而并非所有患者的雄激素水平都升高;另一種是斑禿,受到遺傳、免疫、精神、情緒因素等多因素調控,此外,就診患者還可能受到休止期脫發、頭癬、瘢痕性脫發和先天性脫發等困擾,病因各不相同。
“斑禿也被認為是一種多基因病,兒童、青壯年、老年等各年齡層次的人群都可能會發生,兒童期發病并不少見,與過敏體質有一定相關性,而且難治性更高;但雄激素性禿發往往是年輕人占據的比例高。00后人群脫發的類型中,相當一部分是早期的雄激素性禿發。”程茹虹強調,雄激素性脫發并不是只發生在男性身上,女性也會發生,雄激素性脫發的遺傳也不是“傳男不傳女”。
在門診中,程茹虹了解到,不少就診的年輕人群體都有著熬夜和晚睡的生活習慣,有些是因為工作原因要加班,有些是讀研、讀博,學業壓力大,“從事金融、互聯網工作的人群出現雄激素型脫發的比例往往要高一些。”程茹虹說,對于年輕人來說,熬夜、精神壓力大、吃夜宵或常吃重油、重辣食物等這些行為方式,也會誘導脫發的發生,雖然遺傳因素不能改變,但后天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值得重視。
同時,程茹虹也提醒,不少愛美的減肥人士也要注意,不當的減肥也可能導致脫發。
在門診中,程茹虹遇到一名00后女孩,她各方面都很優秀,BMI也在正常范圍內,但是她還是希望能夠更瘦一點、這樣可以更加自信,于是在一段時間內嚴格限制碳水攝入、堅持鍛煉,體重如約下降,起初很高興,但隨之2-3個月后迎來了休止期脫發,每天掉兩三百根頭發,這是一種因毛發周期發生異常,使正常生長的毛發提前進入休止期并過早脫落的現象,女孩因此再次陷入困擾。最終經過醫生指導,合理飲食、規律休息,最終恢復了毛發健康,她也明白了不能過度追求低體重的狀態,這可能帶來新的健康和容貌問題。
評估是否脫發:每日頭發脫落數量閾值為100根
而對于網絡社交平臺上銷售的“防脫發洗發液”是否真的有效,程茹虹解釋說,這并非一概而論,有些雄激素性脫發的年輕人頭皮油膩、皮脂分泌多、頭皮微環境不佳,選用適宜的洗發水能改善頭皮微環境,對治療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是斑禿等免疫相關性脫發,用防脫洗發水并不能起到太大的效果。
那么,如何評估自己是否脫發了?程茹虹補充說道,正常生理狀態下,平均每天有30-80根頭發會脫落,但同時每天也有30-80根新發開始生長,這樣整個頭皮的頭發數量得以保持恒定,不會出現禿發,“需要注意的是,每日頭發脫落數量閾值一般定為100根,如果超過,可能提示存在一定的疾病狀態。”
與此同時,程茹虹也進一步說道,“目前來醫院的年輕脫發人群中,大部分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有些藥物療效存在瓶頸的患者,還可以采取微針、低能量激光、PRP、植發等多種方式來進行綜合治療和管理,而對于選擇植發的人群中,90后不少,這并不是說年輕人脫發更嚴重,而是因為年輕人更愿意去嘗試植發。”(來源:澎湃新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