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4 月 8 日,在沙特達曼舉行的延布煉廠合資公司成立十周年慶典上,中國石化集團與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正式簽署《延布煉廠擴建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現有 43 萬桶 / 日原油加工能力的世界級煉廠,新建 180 萬噸 / 年乙烯、150 萬噸 / 年芳烴裝置及配套下游聚烯烴生產線,總投資預計超百億美元,計劃 2030 年前建成投產。這一項目不僅是中沙能源合作的里程碑,更標志著全球煉化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從 “煉油巨頭” 到 “化工先鋒” 的戰略升級
延布煉廠位于沙特延布工業城,作為中沙 “一帶一路” 與 “愿景 2030” 對接的標志性項目,自 2016 年投運以來已累計加工原油超 1.34 億噸,生產成品油及高附加值產品超 1.1 億噸,出口至全球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此次擴建將新增三條核心產業鏈:
乙烯產業鏈:180 萬噸 / 年裂解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 “高效裂解 - 分離” 技術,配套建設 100 萬噸 / 年聚乙烯、50 萬噸 / 年環氧乙烷等下游裝置,可生產光伏膠膜料、高端管材專用料等產品,滿足全球新能源產業需求。
芳烴產業鏈:150 萬噸 / 年芳烴聯合裝置集成沙特阿美先進的催化重整技術與中國石化第三代芳烴成套技術,副產 120 萬噸 / 年對二甲苯(PX),直接供應沙特本土及亞洲聚酯產業鏈。
聚烯烴產業鏈:新建三條氣相法聚乙烯生產線,可生產茂金屬聚乙烯、雙峰聚乙烯等高端產品,填補中東地區在高端包裝材料領域的空白。
項目建成后,延布煉廠將形成 “煉油 - 化工 - 新材料” 全產業鏈協同格局,高端石化產品占比提升至 60% 以上,年增營收預計超 150 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個集重質原油加工、高端化工品生產、碳捕集利用于一體的綠色煉化綜合體。
重構全球煉化產業競爭格局
(一)推動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
在全球煉油能力過剩、傳統燃料需求萎縮的背景下,項目通過 “油轉化” 戰略,將重油轉化率提升至 85%,石腦油收率提高 20 個百分點,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 300 萬噸。沙特阿美總裁阿明?納賽爾表示:“延布煉廠擴建是沙特從‘石油出口國’向‘化工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關鍵一步。”
(二)強化中沙能源合作深度
中國石化總經理趙東指出,此次合作是中沙能源合作從 “原油貿易” 向 “全產業鏈融合” 升級的典范。雙方將共享技術研發、市場渠道和碳管理經驗,例如中國石化的 “油轉化” 技術與沙特阿美的重油加工工藝形成互補,共同開發第二代生物航煤、可降解塑料等低碳產品。
(三)重塑中東石化產業版圖
項目投產后,沙特將新增 180 萬噸 / 年乙烯產能,使其在全球乙烯市場的份額提升至 7%,超越伊朗成為中東最大乙烯生產國。同時,沙特阿美計劃通過延布煉廠向中國出口高端聚烯烴產品,進一步鞏固其在亞洲化工市場的地位。
兩大能源巨頭的協同效應
(一)中國石化:全球煉化一體化領軍者
作為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化 2024 年煉油能力達 9.36 億噸 / 年,化工品產量超 4000 萬噸,在《財富》世界 500 強排名第五。其核心競爭力體現在:
技術優勢:擁有全球領先的煉化技術,包括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烴、百萬噸級 CCUS(碳捕集)等。
市場網絡:在亞洲布局多個煉化基地,與沙特阿美合作建設的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1600 萬噸 / 年煉油、150 萬噸 / 年乙烯)將于 2030 年投產。
(二)沙特阿美: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
沙特阿美作為全球最大石油公司,2024 年凈利潤達 1062 億美元,其戰略布局涵蓋:
上游優勢:掌控全球 17% 的已探明原油儲量,擁有全球最低的開采成本(約 2 美元 / 桶)。
下游擴張:通過入股榮盛石化、福建古雷項目等,深度融入中國煉化市場,目標到 2030 年化工品產能提升至 1.2 億噸 / 年。
從 “石油合作” 到 “生態共建”
此次擴建不僅是產能擴張,更是中沙在綠色能源、數字化工等領域的深度協同。雙方計劃在延布煉廠試點以下創新舉措:
綠氫耦合煉化:利用沙特可再生能源優勢,建設 5 萬噸 / 年綠氫裝置,替代傳統煉廠用氫,預計減少碳排放 100 萬噸 / 年。
碳捕集網絡:配套建設 100 萬噸 / 年 CCUS 項目,將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提高采收率,實現 “負碳煉化”。
智慧工廠:部署中國石化 “煉化一體化智能決策系統”,與沙特阿美的 “數字油田” 平臺對接,提升生產效率 15% 以上。
延布煉廠擴建項目的實施,將為全球煉化行業提供 “傳統能源轉型” 的中沙方案,推動構建更加綠色、高效、安全的全球能源產業鏈。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