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商場是為了購物、吃飯,去公園是為了休閑、運動,逛梧桐區是為了街角的一間咖啡館……能否漫無目的、只為了快節奏工作外的一份松弛感?
毗鄰3大東岸濱江公園、坐擁國際范的前灘CBD,2024年9月27日,前灘公園巷作為浦東首條周末常態化步行街開業以來,以“濱江輕質生活目的地”為特色,和相鄰的晶耀前灘與前灘休閑公園等共同形成了“Mall+街區+濱江公園”的獨特商業形態,正打造“快慢皆宜”的松弛巷式商業街區。
自帶松弛 放慢腳步
從地鐵東方體育中心站出來,對面便是太古里、前灘中心等高樓林立,大都市的現代感撲面而來。一路向濱江方向,喧囂漸漸淡去,轉角進入錢家灘路,畫風變得如鄰里般溫暖。記者發現,中間雙向機動車道鋪設了青石磚路面,旁邊的騎行道上繪著流線型的線條、英文SLOW DOWN(慢下來)。無論行車或是騎行至此,讓人不由自主慢下腳步,仿佛進入煙火氣十足的尋常巷陌。
和許多浦東“大開大合”的大馬路不同,這里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標志性廣場、商場,呈現出的是小尺度街區、觸手可及的溫暖。盡管這里的街道有12米寬,但是在“沒有天花板”的半戶外街巷全新場景中,巧妙地拆分、重組游人休憩、騎行、非機動車停泊的美陳設計,縮短了街道間的心理距離感。記者看到,工作日下午時分,原木色的休閑椅上有人三三兩兩坐著。咖啡廳的外擺區,一人一狗,陽光燦爛的午后時光,就這樣悠閑地溜走。
“在前灘公園巷,沒有目的地就是最好的目的地。這種自帶松弛感的氛圍不但受到周邊商務區白領的青睞,也吸引越來越多市民游客來此‘微度假’。因為毗鄰濱江公園的先天優勢,也成了騎行、漫步者們喜歡的休閑地。”項目負責人葉臻菁說。
首店云集 業態混搭
距離前灘休閑公園不遠處,來自美國的騎行品牌Specialized(閃電)在前灘公園巷開出門店僅幾個月,就感到空間“不夠用了”。下午時分,有十年專業騎行經驗的謝女士推著公路自行車走入門店,詢問車把手上少了一個小配件是否能配。雖然沒有單獨售賣的商品,但店員熱情地找了一個備用的幫她裝好,親切熟稔得仿佛鄰里好友。
“雖然門店才開了幾個月,但是我們的社區里已經有200多人,店面的陳列、倉儲空間已經不夠用了。因為我們的產品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從普通童車到專業級的公路自行車都有,騎友也覆蓋了男女老幼。”該門店經理劉宏亮告訴記者,像謝女士這樣喜歡在前灘騎行的專業騎行者越來越多。他們一般早上“晨騎”或下班后“夜騎”,東岸綠道、前灘大道風景好,又有專門的騎行道,騎行體驗感很好。
而前灘公園巷也通過攜手本地戶外社群,以4—10月為主打月份,組織多場騎行活動,不間斷持續輸出“騎行友好”的項目標簽。
“騎友”們的集聚還催生了“混搭”經濟。有騎友發現清晨騎車后濱江早餐點很少,與老板一商量,干脆珠聯璧合開出“同榮單車X新旺茶餐廳”全國首店。截至目前,前灘公園巷引入了總計20家具“首店”標簽的特色商戶。其中包括孤獨的壽喜燒中國首店、INGENOVA熱那瓦意大利餐全國首店、Aokka coffee&bistro全國首店等餐飲社交空間業態,新山書屋華東首店也即將落戶。此外,門薩藝術普拉提上海首店、INBUNGEE室內蹦極運動浦東首店等精致生活方式及零售新業態,給來這里休閑的人們傳遞“唯一的目的是漫無目的”的松弛商業理念,引領都市“漫”生活的全新態度。
設景造節 創新思路
春天是鮮花綻放的季節,也是踏青放飛的好時光。記者了解到,開業以來,公園巷“設景造節”絡繹不絕,4月18日前灘公園巷即將舉辦國際花卉展,早春非遺生活節等活動也將登場。
“10年前我們就來到前灘,當時周圍還比較荒涼,我們看到這里有公園,環境特別好,就決定落戶。后來在晶耀前灘開出了‘燒肉達人’餐廳。聽說公園巷項目開發,我們被這里的煙火氣吸引,又將餐廳搬到了公園巷,開始了‘白咖夜酒’的超長時段經營。從早上7時30分開門,就有顧客來買三明治咖啡,一直經營到凌晨1時。”餐廳經理李宇龍來自中國臺灣,住在一江之隔的浦西。除了工作日穿梭在浦江兩岸,周末他也經常帶著家人一起來前灘,“孩子可以去東方體育中心運動,天氣好的時候騎騎車、玩玩滑板車、飛盤,晚上到公園巷吃個晚餐,覺得很放松”。最讓他期待的是公園巷經常“設景造節”,舉辦各類市集,大家參與度很高,紛紛地把自己的店面裝點起來,不但吸引了人氣,自己也融入了歡樂的氛圍之中。
松弛商業通過營造舒適、放松的“微場景”,滿足了消費者在繁忙生活中尋求放松和愉悅的需求,提供了各種“情緒價值”。Aokka coffee&bistro是前灘公園巷的一家“網紅店”,到了周末往往一座難求。步入這家兩層樓的店鋪,仿佛步入林中小屋,牛油果色系清新淡雅,不少桌椅布置都是露營風。一些“上班族”帶著手提電腦來這里辦公,有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靜謐感。
資深店員小麥從深圳來到上海,很快愛上前灘的獨特魅力,尤其喜歡公園巷這種可以和人近距離交流的感覺。“我們并不只是咖啡館,早上7時就開始有新鮮烘焙的面包出爐,冬天時候有‘燒鳥’(燒烤),晚上則‘變身’為酒吧。咖啡館的布置也隨時根據顧客的需求變化,冬天戶外有泡泡屋,現在天氣暖和了就撤掉,讓陽光充分照進來,一切目的都是讓顧客感到舒服愜意。”
“運營至今,前灘公園巷發揮臨水開放空間的區位優勢,通過‘街+市’的創新運營思路,為市中心商業的命題作出了突破性解答。”葉臻菁說,通過“首店經濟”“設景造節”構建國際化、煙火氣的消費新場景,進一步豐富前灘區域的生活品質,為周邊職住人群和市民游客帶來身心沉浸的健康生活體驗。這個以“浦東第一街巷”為目標的獨特商業形態,正釋放出前灘國際商務區的巨大消費潛力,將打造成浦東乃至上海的“巷式商業”新樣板。
原標題:《前灘公園巷,打造“快慢皆宜”的松弛巷式街區〡新消費·申活力》
欄目編輯:顧瑩穎
本文作者:新民晚報 宋寧華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