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產業鏈的漲價現象備受關注。業內分析認為,這一漲價潮與光伏行業的“搶裝潮”密切相關。此前,相關部門公布了光伏發電和新能源電價的相關規定,明確4月30日之前并網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可以享受較高的補貼電價,而之后并網的項目則無法全額上網銷售。為爭取原有政策紅利,企業紛紛在節點前搶裝,導致光伏產品需求激增。
受政策刺激,光伏產業整體需求大幅增長,組件供給出現緊張氣氛。根據最新調查,3月和4月的光伏需求預計將出現小高峰,這可能帶動第二季度產業鏈價格上升。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項目,預計在第二季度達到裝機高峰,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
隨著新投產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原則上全部電量進入電力市場交易,并通過競價形成電價,光伏產業鏈的價格波動或將更加頻繁。未來,光伏行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加強產業鏈協同,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光伏相關企業超107.3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6.1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光伏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為24.7萬余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光伏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三個省市數量總和超過35.8萬余家,占企業總數的33.4%。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光伏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3.8%。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