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4月14日在京主辦電視劇《北上》研討會。專家認為,該劇通過細膩的筆觸與真實的情感,勾勒出大運河沿岸人民的生活圖景,是一部兼具歷史氣息與時代精神的佳作,其熱播體現了觀眾對傳統文化與現代性碰撞的深層關注。
電視劇《北上》改編自徐則臣榮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以京杭大運河沿岸一群江南少年們的視角,著重描繪了公元2000年至今,這條古老運河沿岸的地理風貌、人文風情。
劇照由劇方提供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朱正文說,電視劇《北上》在“快”與“慢”的敘事節奏里,為觀眾提供了理解傳統與現代的坐標系,提供了文化尋根的新思考和精神新動力,是了解中國、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扇窗口。
“《北上》被改編為不同藝術形態,在自身框架和藝術邏輯內成立。”徐則臣說,“一部小說的影響力是有限的,能通過群眾更加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傳播出去,作為作者我很欣慰。”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電視劇《北上》將大運河文化的歷史性、復雜性融入角色的生命成長歷程,在輕量化的表達中完成敘事,繪就了波瀾壯闊的大運河史詩、承載運河人家的精神世界,呈現出時代的變與不變,是影視作品與文學作品互相成全的一部好作品。(記者白瀛)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