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到底怎么樣?這問題我太有資格回答了,畢竟我在這里蹲了快一年,拿過獎學金也逃過課,食堂吃胖過也熬夜禿頭過。用親身經歷告訴你,這學校就是個「矛盾綜合體」——你要的體面它都有,但坑也是實打實的。
先說地理優勢,在上海讀大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實習機會多。徐匯校區出門坐地鐵就能到徐家匯商圈,我大二就在附近廣告公司兼職寫文案,時薪比老家公務員月薪還高。但奉賢校區就是另一個故事了,當年第一次打車去學校,司機問我要不要買點干糧,說這地方“鳥不拉屎”。
學科資源兩極分化嚴重,你要是讀師范、中文、心理學這些王牌專業,教授都是業內大牛,上課直接甩案例:“xx中學副校長是我學生,你們實習我打個招呼”。但要是選計算機這種理工科,上課還在教VB這種上古語言,實驗室設備比我爺爺的收音機還老。
食堂是真的能打,江湖人稱“上海吃飯大學”不是吹的。奉賢校區紫薇苑二樓12塊的麻辣香鍋,我能連吃一周不重樣;徐匯香樟苑的蔥油拌面加辣肉澆頭,吊打外面30塊一碗的網紅店。但宿舍就魔幻了,奉賢四人間有空調獨衛,徐匯老破小六人間,洗澡得去公共浴室,夏天走回宿舍路上能再出一身汗。
就業方面特別有意思,師范生自帶上海戶口+校招綠色通道,我室友考教師編直接保送面試環節。非師范專業就卷成麻花,去年金融系學姐拿了四大offer,結果發現競爭對手全是上財復交的,最后靠“會修打印機+能幫領導接娃”這種附加技能險勝。
最魔幻的是階級分層:本地同學下午沒課就回家住別墅,外地學霸凌晨三點還在圖書館肝論文,藝術生開著保時捷來上選修課,而我這種十八線小縣城來的,靠代購迪士尼玲娜貝兒周邊賺出了人生第一臺MacBook。
你要是問我值不值得報?這么說吧:
想進上海教育系統當老師的,閉眼沖師范專業,全市70%中小學老師都是校友
文科分數夠不上985的,選這里比去外地211劃算,實習機會多十倍
理工科建議出門左轉找上理工,除非你想體驗“全校妹子多到能組女團”的快樂
最后給句大實話:在上海,學校title比不過復交同財,但勝在「性價比高」。像我這種普通家庭的孩子,用二線城市的分數撬動一線城市資源,值了。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