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查擺問題清單:調研扎堆問題及整改措施
一、調研扎堆問題的具體表現
(一)調研時間扎堆
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開展調研時,沒有進行科學統籌,導致多個調研組在同一時間前往同一地區或單位,給基層帶來巨大的接待壓力。例如,一些基層單位在短時間內接待多個上級部門的調研組,導致基層干部疲于應對,無法正常開展日常工作。
(二)調研地點集中
部分調研活動過于集中在少數精心打造的“盆景”和“經典線路”,這些地方往往是經過長期準備和多次演練的示范點。這種調研方式雖然可以展示一些亮點,但無法全面反映實際情況,容易導致調研結果失真。
(三)調研形式化
一些調研活動存在形式主義問題,調研組只是走馬觀花地參觀,沒有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這種形式化的調研不僅浪費時間和資源,還可能誤導決策。
(四)調研成果應用不足
部分調研活動雖然收集了大量信息,但未能有效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果。調研報告可能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沒有真正推動問題的解決或政策的改進。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強調研統籌
1. 統籌調研計劃:各級黨委(黨組)應建立調研計劃統籌機制,避免同一時間到同一地方扎堆調研。例如,云南出臺《在主題教育中統籌做好調查研究的5條措施》,明確“五個統籌”,防止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
2. 合理安排調研時間:科學規劃調研時間,避免集中調研。例如,饒河縣制定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機制實施方案,明確規定調研和包聯活動要圍繞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制定和群眾身邊的難題開展。
(二)優化調研方式
1. 多樣化調研方法:綜合運用座談訪談、隨機走訪、統計分析等方法開展調研。例如,云南省要求調研組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開展調研。
2. 減少對“盆景”和“經典線路”的依賴:調研應注重全面性和代表性,避免只關注少數示范點。調研組應更多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
(三)強化調研紀律
1. 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調研期間嚴格遵守公務接待規定,不得收受禮品、土特產,規范公務用車。例如,饒河縣紀委監委將為基層減負情況納入縣直單位和部門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嚴肅查處扎堆調研、虛假調研、形式調研等問題。
2. 控制調研規模:調研組一般不超過10人,堅持輕車簡從,不搞迎來送往。
(四)推動調研成果轉化
1. 建立調研成果跟蹤機制:調研結束后,應建立成果跟蹤機制,確保調研成果能夠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果。例如,永昌鎮推出“創業五定”調研法,堅持“定目標、定實事、定計劃、定人員、定成效”,確保調研成果落地。
2. 強化調研成果應用:將調研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推動政策改進和問題解決。
(五)加強監督檢查
1. 建立監督機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加強對調研活動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紀委監委駐市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推動駐在單位探索建立調研行前報備機制,對調研內容、日程、人員、方式、接待等嚴格審核把關。
2. 公開通報典型問題:定期開展典型案例通報,壓實整改責任。
三、總結
調研扎堆問題嚴重影響了調研工作的實效性和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加強調研統籌、優化調研方式、強化調研紀律、推動調研成果轉化以及加強監督檢查等措施,可以有效解決調研扎堆問題,推動調研工作更加科學、務實和高效。這不僅有助于減輕基層負擔,還能為科學決策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