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30個世界讀書日之際,“游園入夢——園林文化的全景沉浸”主題活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這項由中國園林博物館與機械工業出版社聯合策劃的專項科普活動,通過專家對話、文化展示與互動體驗,構建起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場域。
作為我國首個園林主題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特邀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園林博物館藝術顧問王其鈞和中央美術學院圓明園研究中心主任吳曉敏展開學術對話?;顒右酝跗溻x新著《游園入夢——宛自天成的中國園林》《圖說園林 解讀中國園林的美與巧》發布為契機,兩本著作以數百幅原創手繪與通俗化的學術表達,為大眾開啟解讀園林藝術之門。
王其鈞系統梳理了從秦漢的皇家囿苑到明清的文人雅筑的演進史,指出中國園林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哲思與審美理想。“清代皇家園林集歷代精華之大成,其規模震撼的‘小園嵌套’空間層次,被視為中國園林最高峰?!彼貏e強調,園林是文化、技術與材料的結晶,一樹一景皆彰顯民族智慧。
吳曉敏從“同源重構”理論出發,解析清代皇家園林對江南園林的創造性轉化。通過解析昆侖神話與蓬萊神話兩大體系,闡明神話系統如何貫穿皇家與私家園林的營造活動。兩位學者均認為,蘇州園林的借景手法、揚州個園四季假山的隱喻,無不體現“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哲學。
在數字化傳承方面,吳曉敏團隊通過數字復原技術重現消逝的園林盛景,王其鈞則提出將園林藝術融入立體書、數字繪畫等文創載體。專家指出,三維復原技術已成功揭示圓明園長春園的傳統圖像難以捕捉的細節,為園林研究開辟新路徑。
“中國園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不斷探索與傳承?!蓖跗溻x在活動尾聲寄語讀者。吳曉敏則呼吁公眾走進園林,感受其跨越時空的魅力。(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苑)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