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階段網絡上,最熱鬧的就是三河市招牌匾禁用“紅藍黑”三種顏色的報道。甚至熱度超過了國際大事“中美貿易戰”,不知道應該為三河市領導慶幸還是該為他們悲哀。市委書記付順義,在三河市招牌匾禁用“紅藍黑”做底色網絡曝光之后,沒有急于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在4月11日講話中說,我們大家都不容易,抓好夜經濟,活躍群眾生活,提升城市人氣。來為招牌匾禁用三色一事辯護。
三河市事件在網絡上發酵之后,各路媒體進入三河市,探究改色背后的原因。民間甚至流傳說,可能是領導背后有風水師在指導。這樣的猜測讓人啼笑皆非,怎么可能呢,市委領導是黨的干部,不會愚昧到聽風水師的地步。經過實地調查,原來是這樣的,紅藍黑三色是經過實地考察和征詢專家意見,認為“紅藍”在視覺效果過于突出,與街道景觀色彩不易協調,與夜景亮化燈光不易搭配。而且紅色容易引起人們浮躁情緒,黑色過于沉悶。看來哪里都有“專家”的身影啊,難怪這年頭,專家不受老百姓待見。
按照他們的解釋好像有點道理,不過一些通用的,約定俗成的,甚至國際上有規定的招牌匾為什么也要改變顏色呢?醫院紅十字會的顏色,公安警徽的顏色,國際知名品牌連鎖店的顏色,他們這次也敢讓改變顏色。三河市的領導,你們的膽氣夠大啊!
提升城市人氣,抓好夜景經濟,吸引外商投資,這本來是個好事,可惜好事讓某些人辦砸了。所謂的城市街道“國際風”“學院風”都不是禁用“紅藍黑”的理由。一刀切的執行地方規定,違背了民意,影響了社會和諧。也反映出公權力的濫用,領導的任性,更是形式主義在作祟。
三河市事件被網絡曝光后,引起了人民日報在內的官媒的關注。也引來了廊坊市紀委的調查。4月15日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發布通報,免去三河市市委主要負責人的職位,而且下一步,將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依規依法追責問責。對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零容忍。這樣的處理結果,老百姓拍手稱快。
看來有權也不能太任性了,該換招牌匾可是需要商家的真金白銀啊,一塊招牌幾千塊,甚至上萬元,改來改去,這錢不是浪費嗎?城市管理工作人員說,不心疼錢,可以改回原來的顏色。這樣的說辭讓人寒心啊。就像三河市市委書記付順義說的,大家都不容易!既然大家都不容易,為什么還讓商家的錢打水漂呢?
三河市的城市亮化工程,不是偶然事件。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操作,。希望以后各地“以民為本”不要重蹈三河市的覆轍。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