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許久的AI“六小龍”月之暗面即將有新產品發布。
4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月之暗面Kimi將推出首個內容社區產品,目前正在進行灰度測試。這款產品于去年末啟動,之前一直維持小范圍測試狀態,是Kimi在用戶體驗上的最新嘗試。
月之暗面Kimi智能助手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對于相關產品的具體信息,記者了解到,月之暗面已在規劃全新的內容功能模塊,其定位類似于傳統內容平臺的信息流模式。對于月之暗面來說,這一戰略布局不僅有望提升產品用戶留存率,也為商業化變現開辟更多可能性。
在人事方面,有媒體報道稱,春節假期結束后至今,月之暗面有三位產品經理相繼處于離職流程中。
對此,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相關解讀有誤,屬于正常人員流動。
月之暗面是國內頭部初創AI公司之一。此前4月9日,月之暗面Kimi開放平臺宣布對提供的9款模型推理服務進行價格調整。其中kimi-latest-8k、moonshot-v1-8k、moonshot-v1-8k-vision-preview等多款模型,輸入輸出價格由之前的12元/百萬tokens,調整為輸入2元/百萬tokens,輸出10元/tokens。
此外,Kimi開放平臺還對上下文緩存(Cache)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多款模型Cache創建價格降至4元/ 百萬tokens,Cache存儲降至1元/百萬tokens/min。
根據推算,此次降價幅度最高約83%。月之暗面表示,該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成功降低了模型的推理成本,提高了推理速度,這不僅讓模型能夠更快速地響應用戶需求,也為用戶帶來了更流暢的體驗,同時,成本的降低也使其能夠將這一優勢直接反映在Tokens定價上,讓用戶以更實惠的價格享受到高品質的語言模型服務。
在DeepSeek引發外界輿論關注之后,月之暗面選擇調整相關產品策略。今年2月,有媒體報道稱,kimi開發公司月之暗面近期決定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包括暫停多個安卓渠道的投放,以及第三方廣告平臺的合作。對此,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近期Kimi自然新增用戶量猛漲。
AI獨角獸“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4月,法定代表人楊植麟畢業于清華大學。他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并在北京創業。據第三方機構數據,截至1月,月之暗面的企業估值已達到33億美元。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范佳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