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接力出版社主辦的“童心·初心·匠心——《幼兒文學創作與出版:‘男嬰筆會’口述實錄》新書座談會”日前在京舉行。該書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原社長李學謙撰寫,筆會成員金波、高洪波、白冰、葛冰、劉丙鈞及編者張曉楠口述,以口述實錄的形式回顧了二十余年創作和編輯出版的心路歷程,展現了在幼兒文學創作及出版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本書作者李學謙談到,“男嬰筆會”是一個獨特的幼兒文學創作團體,他們以《幼兒畫報》《嬰兒畫報》為平臺,筆耕二十余載,累計發表幼兒文學作品近萬篇(首),為中國孩子提供了優質的閱讀資源。“男嬰筆會”獨特的審美追求和創作實踐,成就了中國幼兒文學史和少兒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話。李學謙說,為“男嬰筆會”寫一本書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直到2021年,這個計劃才正式啟動。
李學謙談到,該書之所以采取“口述實錄”的方式,是為了更加自然、流暢、真實、客觀地記錄當事人對往事的回憶,確保內容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整個創作過程歷時三年有余,將這段珍貴的幼兒文學史料完整記錄了下來。
“我一直主張兒童文學應該是快樂文學,并始終在創作中貫徹這一主張。童真、好奇心和對未來世界的渴望,是不論任何年代的孩子都共同擁有的特質。”在高洪波看來,“快樂文學”并不是狹義的、盲目的快樂,而是從發自內心的智慧、機敏和幽默所傳導出來的快樂信息。這種信息潛移默化地貯存在小讀者的心靈深處,在使他們歡笑的同時,更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視野開闊、性格豁達、談吐風趣,將來即使在苦難面前也保持一種達觀。
兒童文學作家葛冰和劉丙鈞都認同幼兒文學應該是快樂文學。他們的創作實踐也和生活密不可分,葛冰回憶童年時自己和自己玩“點豆成兵”的幻想游戲,劉丙鈞的幼兒文學創作之路則幾乎與女兒的成長同步。兒童文學作家、接力出版社總經理白冰認為,對于兒童文學作家來說,童年體驗和童年記憶是非常重要的,強化童年體驗、保持童心就要盡量多接觸孩子、家長和老師,關心孩子問題、教育問題,感知當下孩子的喜怒哀樂。
接力出版社社長黃儉談到,“男嬰筆會”的成功在于他們的創意訓練和內心深處對彼此的價值認同,今天的年輕人在AI時代也要像“男嬰筆會”作家一樣成為有創意的訓練師,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路艷霞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