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尹錫悅突然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全國戒嚴,派軍警封鎖了國會大樓,甚至試圖逮捕反對黨議員,這波操作瞬間引爆眾怒,還被批“重回軍事獨裁時代”。12月14日,國會火速通過彈劾案,經過111天的審理,憲法法院最終認定尹錫悅“濫用權力、嚴重違憲”,8名法官全票支持罷免。
裁決書強調,戒嚴令既無法律依據,也未履行國務會議程序,甚至動用軍隊侵犯議員權利。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彈劾案的“全票通過”實屬罕見。韓國憲法法院原有6名法官,需至少6票贊成才能罷免總統,尹錫悅一度寄望于“缺額法官”帶來的操作空間,但反對黨施壓補任兩名法官后,彈劾案就沒有什么懸念了。此外在庭審中,連代總理韓德洙都承認“戒嚴前的國務會議不正常”,軍方高層更曝出了“破門拖人”的指令細節,都成了壓倒尹錫悅的關鍵證據。可見,韓國總統權力過大,在五年單任制下,總統和國會動不動就“死磕”,最后鬧到兩敗俱傷,很容易就會引發朝野之間的惡性對抗。
尹錫悅下臺后,不僅沒了總統待遇,還要面對更糟的局面。4月14日,首爾法院將審理他“涉嫌發動內亂罪”的案件,檢方指控他和前防長合謀“以武力顛覆憲政”,如果罪名成立的話,最高可以判處無期徒刑。此外,他妻子金建希的貪腐案也被翻舊賬,兩人可能一起蹲大牢。
諷刺的是,8年前,尹錫悅是親手把樸槿惠送進監獄的檢察官,如今他自己也成了階下囚。不過,韓國司法向來和政治糾纏不清。如果保守派能在大選中翻盤,也許還能幫他減刑;但如果進步派上臺的話,尹錫悅的牢飯恐怕是吃定了。
尹錫悅被罷免后,按韓國法律,新總統選舉最晚要在6月3日前舉行。目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以47%的支持率領先,成了熱門人選,要知道他曾以0.73%的微弱差距輸給了尹錫悅,如今借著彈劾東風才得以卷土重來。但是,李在明也有“黑歷史”,他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還沒終審,萬一最高法院定罪,競選資格可能還會被取消。
可以說,政治動蕩讓韓國經濟雪上加霜,2024年以來,物價飛漲、出口下滑,美國又在4月2日突然對韓國加征25%關稅,代總統韓德洙緊急召開會議應對,直言“全球關稅戰迫在眉睫”。而且在外交上,尹錫悅力推的“全球大國”戰略徹底泡湯,韓美關系也因為政策分歧而陷入了尷尬境地。
尹錫悅的倒臺,再次暴露韓國政治的老問題,1987年設計的總統單任制,本來是為了防止陷入獨裁的,結果卻讓總統成了“跛腳鴨”,此前尹錫悅兩年半內否決了國會法案25次,反對黨則發起29次彈劾,創下了歷史紀錄。話又說回來了,其實是這種權力制衡變成了“權力互撕”,最后才會逼出“戒嚴令”這種昏招。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