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30天引發近萬人次關注,458朵電子紅花在云端綻放。潞城鎮依托“文明潞城”APP開展2025年雷鋒月品牌行動“朵朵紅花送好人”活動,一經發布便吸引眾多村民參與,推薦身邊好人,講述自己與好鄰居的暖心故事……
從“推榜樣靜悄悄”到“送紅花鬧盈盈”,在潞城鎮,道德不再是書本里的文字,而是菜市場里的寒暄、鄰里間的搭把手以及“文明潞城”APP里的“電子紅花日記”。
志愿者們為身邊好人鉤織出朵朵紅花,溫情善意在指尖傳遞。記者 柴福娟/攝
指尖生花
小紅花讓“謝謝”有了形狀
活動期間,每天下午2點,八各莊村“巧娘”張秀利就準時來到市民活動中心志愿者孵化中心,拿起鉤針和紅毛線開始鉤織新的小紅花。“這朵‘感恩花’要送給盡職盡責的好教師付紅霞。”在她身旁,十幾位婦女志愿者邊織花邊嘮嗑:“大甘棠村租戶小蔡義務維修燈泡,該得朵‘長明花’;卜落垡村村民董雪感謝崔小會幫忙護送娃去學校,得鉤朵‘平安花’……”
好人有姓名,好事有場景,這正是潞城鎮“朵朵紅花送好人”活動的生動體現。不同于傳統“填表推選”,這里的好人故事從田間地頭的閑話里自然流淌。村民只需登錄“文明潞城”APP,點擊“朵朵紅花送好人”輪播圖,即可記錄身邊善舉,推薦身邊好人。短短一個月,平臺已涌現“鄰居幫忙照顧發高燒的孩子”“志愿者為獨居老人送餐”“水管維修師傅十幾年隨叫隨到”等458朵“電子小紅花”,講述好人故事、傳遞榜樣力量。
好人治村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
據“文明銀行”工作人員介紹,自活動開展以來,線上線下累計收集好人好事線索2000余條,參與人群超15000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朵朵紅花送好人”2025年雷鋒月品牌行動剛剛上線1天,便引發1268人次關注,推薦出214條好人線索,“推榜樣與我無關”的觀念逐漸淡化,榜樣推選正在“熱”起來。
同時,活動依據“文明潞城” APP記錄的善行高頻場景,將受認可的“身邊好人”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志愿種子”,有針對性地組建“平安有我”“助老有我”“宣傳有我”“環‘凈’有我”等志愿隊伍300余支,將道德力量具象化為治理效能。
多元共治
小紅花綻放文明“合奏曲”
一朵毛線鉤織的小紅花,正成為撬動基層善治的“溫柔杠桿”。在潞城鎮“朵朵紅花送好人”行動中,村民、轄區企業、社會組織都在積極參與這場文明協奏。
村民“薦花人”織就溫情網絡。侉店村村民劉仕潔的手機相冊里,存著61張“紅花日記”截圖。她推薦的“熱心為老人服務的年輕人左忠華”“兢兢業業的好榜樣王淑香”等好人好事,引發許多村民點贊。“以前覺得推薦好人好事是‘上邊的事’,現在咱老百姓的指尖也能‘種’出文明風景線!”劉仕潔邊展示APP里的“好人推薦榜”邊說。
企業“供花鏈”滋養善意生態。轄區企業和社會組織捐贈鉤針物料,為活動的持續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捐贈不是終點,而是構建‘商業向善’閉環的起點。”企業相關責任人說道。
潞城鎮相關負責人表示,APP里的458朵電子紅花不光是數字,更藏著458個溫暖的故事,通過這些榜樣的力量,鼓勵更多人加入潞城好人行列,讓文明風尚培育從“推著走”變成“追著跑”。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記者:柴福娟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