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消化內科團隊在學科帶頭人李磊教授帶領下,成功完成首例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ERAT, 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為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患者提供了無創治療新方案。
42歲的患者許女士右下腹反復疼了整整一周,來院超聲檢查顯示,闌尾壁厚、闌尾內可見糞石樣。經多學科聯合評估,團隊決定采用ERAT創新治療方案。術中,醫生通過腸道內鏡直接看到闌尾開口明顯充血,造影提示多發充盈缺損。通過生理鹽水沖洗引流,成功清除大量膿性分泌物及糞石碎屑,隨后置入可降解支架擴張狹窄段。術后許女士的疼痛即刻緩解,生命體征平穩,術后48小時即康復出院,實現“今天手術、明天進食、后天出院”的快速康復目標。
術中造影可見闌尾內多發充盈缺損
X線下查看闌尾腔支架的形態和位置
ERAT是一種新興的內鏡微創治療技術,通過結腸鏡在X線引導下,經自然腔道對闌尾進行精準介入治療。該技術通過支架置入、結石取出及膿腔引流等操作,可快速解除闌尾梗阻、降低腔內壓力,在有效控制炎癥的同時完整保留器官功能。相較于傳統外科手術,該方法無需切除闌尾即可治療闌尾炎,具有零體表創傷、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等顯著優勢。
消化內科主任李磊介紹,該技術突破傳統治療模式,將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從外科手術室轉移到內鏡中心,不僅完整保留免疫器官功能,更顯著降低醫療成本。
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飛速發展,我院消化內科已從傳統的“藥物+檢查”模式逐步轉向“微創介入治療”領域。此次ERAT技術的成功應用,是學科踐行“內科治療外科化、外科治療微創化”發展理念的又一力證。團隊將以此次突破為契機,持續精進微創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人性化的醫療選擇。
供稿丨消化內科
來源:北京號
作者:北京積水潭醫院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