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豬5分鐘,背豬5小時。”近日,一段野豬獵人背野豬下山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4月18日,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隊長劉旺告訴記者,最近,他們在丹巴縣開展公益護農,對下山破壞莊稼的野豬開展獵捕工作。“這段時間,野豬趁著春耕農忙時節頻繁下山覓食,踐踏農民剛播種的耕地、啃食莊稼,當地村民苦不堪言。”
“打死野豬只用了幾分鐘,但背下山卻花了五六個小時。”劉旺介紹,他們獵殺的這頭野豬大約有200斤重,還有很長的獠牙,“丹巴高山峽谷地形復雜,兩個人抬著不好走,只能把野豬背下山。”
劉旺介紹,2024年,他組建了丹巴縣公益護農隊,拿下丹巴縣獵捕300頭野豬防控項目,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去年底,獵捕300頭野豬的任務完成了。”劉旺告訴記者,目前,護農隊在丹巴縣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對破壞莊稼的野豬開展獵捕,“現在打野豬完全是義務勞動,沒有任何補貼。我也是農村出身,深知農民的不易,就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大伙減少點損失。”他還稱,近期丹巴縣各鄉鎮村民頻繁反映野豬下山破壞耕地和莊稼,他們每天都能接到十多個求助電話。
2023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全國多地致害嚴重的野豬被調出該名錄。不過,野豬雖被移出“三有名錄”,但并非可隨意獵殺,獵捕行為仍須遵循法律法規,在相關部門指導下科學開展。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紅星新聞、@荊楚網)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