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18天。
101天、500億件,這相當于全國人均快遞量約35件,每天約有5億件快遞穿梭在神州大地上,快遞“小包裹”再“跑”加速度。
加速度背后,是日益成熟的快遞物流網絡。
網購包裹送達偏遠山區,農產品“走”出大山深處……如今,全國3000多個邊境自然村全部通郵,超過23萬處快遞服務營業網點、超過22萬條快遞服務網路,構成了一張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服務網絡,支持著我國快遞邁上新平臺。
快遞企業聯手電商平臺,讓快遞觸角向更深處延伸。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原有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的基礎上,郵政快遞業新推選的143個業務量超千萬件的金牌項目,進一步服務支撐現代農業發展。
加速度背后,是消費需求的不斷釋放。
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以家電為例,截至4月10日,消費者累計購買以舊換新家電產品達10035萬臺。“買買買”,帶動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
云南的咖啡“端”進了多地的咖啡店中,浙江的春茶“泡”在了更多人的茶杯里,春筍、花木等時令農產品更快送到消費者的手中……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產品寄遞需求,積極支撐電商平臺開展春季促銷活動,郵政快遞業助力春日經濟,讓更多人品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快樂。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今年3月,我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01.2,同比提升5%。
流動的“小包裹”,蘊藏著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
全自動化的分揀線,極速奔馳的快遞車,及時投送的快遞包裹……繁忙有序的場景不僅呈現了當前郵政快遞業智能化的趨勢,也展現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基本盤”沒有變、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的態勢。
“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折射出消費市場持續回暖、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說。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1745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過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3%。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落地和行業發展的新動能逐步壯大,郵政快遞業將進一步發揮在物流領域的引領作用,助力暢通經濟循環和提升實體經濟運行效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原標題:《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慧
本文作者:新華社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