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密集釋放涉華關稅言論,中美經貿關系再度成為全球輿論焦點。據美媒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在一場私人投資會議上透露,美方對中美達成貿易協議“抱有希望”,并認為相關談判“可能會是一場持久戰,但值得等待”。
據《克里夫蘭新聞》網站消息,在特朗普發表“對華關稅應大幅削減”的言論之后,美國政府于次日發布了兩則涉及中美關稅政策的簡要說明。作為當前美方對華關稅政策的關鍵人物,貝森特表示,雖然談判仍處于早期階段,但預計特朗普推動的這場“對華關稅戰爭”將在“極短時間內開始緩和”,美方內部也在就可能的關稅減免或分階段調整進行評估。
貝森特強調:“中美關系超越了雙邊,是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支點。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復雜、市場信心脆弱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中美之間保持理性溝通,為世界和市場注入穩定預期。”
市場層面也對這一預期作出快速反應。22日美股盤中回升,多家科技與制造業公司股價集體反彈。標準普爾500指數在當日午后上漲逾2%,納斯達克和道瓊斯指數亦有不同幅度的回暖。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對中美緩和跡象持樂觀態度,這將為全球市場重回增長軌道提供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中方亦對談判持開放立場。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問題,關鍵是美方應拿出誠意與具體行動,推動談判真正取得成果。”中方還強調,“不能一邊喊著合作,一邊繼續加碼制裁、打壓”,呼吁美方摒棄冷戰思維,以建設性態度推動中美經貿關系走穩向好。
當前,中美兩國都面臨各自內部的經濟轉型與外部壓力,如何在競爭中找到合作空間,如何在博弈中建立機制信任,成為擺在雙方面前的重要課題。
未來中美能否成功構建“可預測、可控”的經貿關系機制,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復蘇節奏與多邊貿易格局穩定性。這場談判雖被預判為“持久戰”,但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能在爭議中尋求共識,在分歧中形成新平衡。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