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7日訊 為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黃河文化,增強青年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日前,山東職業學院人文與基礎教學部、學生工作處與東嶺書院聯合舉辦了第十一期人文科技大講堂暨第二十四期東嶺大講堂,邀請濟南黃河河務局辦公室副主任、二級調研員張慶民作專題講座。
張慶民以“古今黃河一城間——漫談濟南與黃河的不解之緣”為題,詳細介紹了黃河發源地、流經地以及對華北平原產生的影響,闡述了黃河對世界文明的突出貢獻。通過珍貴的考古發現與歷史記載,解讀了濟南與黃河之間的深厚淵源。從古濟水的孕育到大清河的繁華,從鐵路與水運的交織到新時代黃河戰略的宏偉藍圖,張慶民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史料為我們呈現了一幅黃河與濟南共生共榮的歷史畫卷。他聚焦新時代“黃河戰略”,指出濟南正以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為支點,推動城市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轉換,呼吁大家要加強黃河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治理,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此次講座不僅是一堂歷史課、地理課,更是一堂鮮活的思想政治課。通過此次講座,加深了師生對黃河文化的了解,激發了師生守護母親河的責任感。大家深刻認識到,黃河文化是流動的文明,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應結合自身專業為其注入新內涵,自覺弘揚黃河精神,傳承黃河文化,不僅要做黃河故事的聆聽者,更要做黃河戰略的踐行者。
閃電新聞記者 蘇佳 報道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