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申城花事盛,國色天香惟牡丹。芳華絕代的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上百歲的牡丹花,更是王中之王。在柘林鎮迎龍村村民黃正建家中,就有一株“牡丹花王”正絢麗綻放,花艷柘林。
走進黃正建家的庭院,瞬間被這一株艷麗的“牡丹花王”吸引住目光。它高約1米,分枝20多個,繁茂的牡丹植株上,30余朵碩大飽滿的牡丹花姿態各異、爭奇斗艷,鑲嵌在密密的綠葉之中,散發出撲鼻的香味,層層疊疊的花瓣圍繞紫紅色的花蕊盛開,彰顯出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這株牡丹名為“小桃紅”,至今已經有200余歲高齡,由黃正建高祖自法華禪院第二埭清白堂西天井所種牡丹分株移植而來。“我高祖經商也十分愛花,為求太平順利、生意興隆,經常去‘清白堂’燒香拜佛、施舍奉獻,受到住持師傅以禮相待,允許高祖自‘清白堂’分株移植,這便是這株‘小桃紅’的由來。”黃正建介紹道。
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牡丹,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的喜愛,但牡丹對水、肥、溫度、光照都有很高的要求,想要養好牡丹,并非易事。200余年來,黃家子孫恪守重情守信的祖訓與家風,歷經迭代變遷,艱難困苦皆不變初心,代代傳承,接力守護,讓“小桃紅”歷經滄桑,仍根深枝繁,花朵艷麗。黃正建表示,“這株‘小桃紅’已經陪伴了我們家四代人,是我們家的至寶,如今傳到我這一代,悉心呵護這株牡丹既是責任,也早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這株二百余年的牡丹之外,黃正建家庭院中還有著各色牡丹十余株,這些牡丹經過黃正建的精心呵護,均長勢良好,每到天氣回暖,便競相開放、傲立枝頭,給庭院增添一抹明媚的春色。“我將盡我所能地照顧好代代相傳的至寶‘小桃紅’,使它能夠開出更多艷麗迷人的花朵,讓更多人欣賞到它的美麗與魅力,了解牡丹背后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黃正建說道。
上觀號作者:上海奉賢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