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4月份美國的關稅收入將激增60%,達到150億美元。按當前數據推算,全年美國關稅收入有望達到約2000億美元。這一數據或許成為特朗普用以證明其加征關稅政策正確性的重要依據之一。
然而,在我看來,美國僅公布了關稅帶來的積極數據。實際上,美國因加征關稅遭受的損失可能要大得多。
那么,損失源自何處呢?
眾所周知,關稅主要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債規模已超過37萬億美元。若因對全球加征關稅導致美國債券收益率增加0.5個百分點,以37萬億美元計算,美國政府每年的利息支出將增加約2000億美元。
也就是說,從總賬來看,表面上美國一年關稅收入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但因加征關稅致使國債利息支出上升,同樣可能增加2000億美元。這實際上對美國總體財政盈余狀況恐怕難以帶來根本性改變。更不用說,加征關稅本質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相當一部分會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所以可以理解為,加征關稅是一次利益的重新調整,表面上美國聯邦政府的收入可能增加了,實際上美國消費者的可支配資金卻因此減少了。
或許你聽完上述內容,仍覺得加征關稅對美國未造成更為實際且巨大的損失。但倘若考慮到加征關稅導致美國相關制造業成本居高不下,進而降低其全球競爭力,美國企業在全球及本土的收入和利潤,可能都會因加征關稅而大幅受損。
以特斯拉為例,其一季度剛剛公布了去年年報及一季度最新經營情況,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大幅下降超過40%。甚至像蘋果、英偉達等企業,由于加征關稅以及關稅反擊戰,其收入也明顯受到影響。
若將這些因素都納入考量,美國企業收入和利潤的損失恐怕遠不止2000億美元,而這還并非全部損失。
再考慮特朗普自2025年初以來加征關稅對美國股票市場造成的損失。截至4月24日,美國股市累計損失已近7萬億美元。美國股票市場的頂梁柱——七大科技股,截至4月23日收盤,市值自年初以來蒸發超過3萬億美元;若從高點計算,2025年以來,七大科技股市值實際蒸發超過4.5萬億美元。
因此,綜合算賬,特朗普加征關稅對美國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造成的財富損失,遠遠超過關稅增加帶來的150億美元(單月)或全年2000億美元。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