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的鐵哥們,很多都會想到的詞是巴鐵,其實在歐洲,還有一個“白鐵”,鐵到什么程度呢?他們直接把一整條生產線都放在了我們這里,連核心技術都給我們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2019年的中國閱兵式,毫無疑問是可以載入史冊的,不僅規模大,人數多,還因為亮相了很多新式高科技武器,比方說巨浪2和東風41等等。
只是,當時大家的目光全都被這些導彈奪走了,很少有人關注到運輸導彈的車輛,可不要以為這只是一輛普普通通的車,這里面的技術含量可高著呢。
比方說在道路上行駛的半掛車,一般來說承載量只有小幾十噸,能超過50就已經了不得了,但導彈運輸車起步就是150噸,這十分考驗車身結構、液壓支撐系統和輪胎的強度。
再一個,導彈運輸車一般都是大塊頭,顯得很笨重,但實際上他的機動性很強,一般的小溝小坎對它來說根本不是事。
可你知道嗎?在10多年前,制造導彈運輸車對我們來說還是很大的難題,而中國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這種技術,離不開技術專家們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白俄羅斯的支持,那白俄羅斯憑什么支持我們呢?
白俄為什么被我們稱之為“白鐵”?兩國的關系究竟有多要好呢?
幾年前,有人在白俄的廣告牌上拍到了一個宣傳語,上面用中俄兩種語言寫著“中國強則白俄羅斯強”。
中國這邊給予白俄的禮遇也是相當之高,直接把雙方的關系升級為了“全天候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我國對外關系的最高檔次。
都知道蘇聯解體后,大俄分走了絕大部分資產,烏克蘭也得到了不少好東西,實際上白俄也撈到了不少好處,單單是一個明斯克汽車廠,就連西方國家都感到眼饞。
只是,蘇聯不復存在后的那段日子,白俄的日子很不好過,美西方對其進行了大肆打壓,導致其經濟十分萎靡,最難受的是,總統盧卡申科還一直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白俄的命運恐怕跟蘇聯是一樣的,該如何打破僵局呢?靠新生的大俄嗎?不行,因為大俄面臨著跟白俄同樣的遭遇。
把希望寄托在美西方嗎?更不行了,畢竟白俄窘迫的經濟就是西方造成的。
思來想去,最后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中國,同時,中國也主動找上了門,雙方的合作就此拉開了帷幕。
那么,我們是如何通過白俄,掌握導彈運輸車制造技術的呢?
有人說“白鐵”比“巴鐵”還要鐵,因為沒有他們,我們的導彈運輸車還要晚很多年才問世,這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在介紹白俄的時候,提到了明斯克汽車廠,而中白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就是從這個汽車廠發展而來的。
在導彈運輸車的制造領域,明斯克汽車廠是有絕對權威的,上世紀末,我們有心跟白俄合作,但同時也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可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中國的合作申請發出后,很快便等來的回復,白俄羅斯答應了我們,而且還非常樂意對我們提供幫助。
1998年,雙方合作成立了一家研究大型運載汽車地盤的企業,往后的十多年時間里,雙方交流越來越密切,關系也是越來越親近。
到了2010年,在雙方友好合作的基礎上,白俄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把整條生產線都轉移到中國來,這里面包括詳細的制造圖紙以及核心技術。
要知道,這里面的核心技術可是蘇聯花費了幾十年才研究出來的,白俄這一個舉動,就直接讓中國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這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的鐵哥們。
編輯:凡友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