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5年3月5日,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通過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定調指出!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20元,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是123元,如果加上這20元,那么就能夠達到143元的水平,對于廣大參保群體,包括已經領取居民養老金的人群來說,確實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差距問題,是不能夠去忽視的
這是因為每一個地區之間的差距,都是有很大的,我們來看像云南吉林這些地區基本上就是遵循全國的最低原則,也就是說現在全國的最低標準線是143元,那么在云南和吉林這些省份的退休人員,只能夠享受到143元的最低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即便是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部分,實際上每個月,幾乎連200塊錢的養老金都達不到。
但是全國也有個別幾個地區,整體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還是比較高的,比如說像上海2024年就已經達到了1490元的高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除了上海以外,像北京也高達961元, 而且今年北京市突破1000元以上,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這樣來對比的話,那么這個差距確實是不容忽視的
如何能夠縮小差距呢?其實它跟地方政府的補貼也是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像北京和上海這些地區,整體地方財政的補貼投入力度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相對是比較高的,但是像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幾乎是沒有任何的補貼,完全通過中央財政補貼,所以說整體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比較偏低的。
人社部例行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會更多地向中低收入人群傾斜調整,是不是就意味著城鄉居民養老金,較低的地區有一個更高的增長呢?
我認為有這種可能性,但是整體來講我們不能夠基于太高的希望,原因很簡單,像有些地區,它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僅僅只有143元,就算是有一個傾斜調整,也許在20元以上獲得一個25元的調整,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調整待遇了,但是和北京上海這樣的差距依然是很難去逾越的,所以說這個差距可能還繼續進一步的加大。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因素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不斷的提高,其實是有助于改變,參保群體,能夠有一個更好的退休生活奠定重要的基礎。但是我們要知道,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它并不能夠足以保障自己的退休養老生活。
綜上所述
所以說想要有一個更高的退休養老金,必須實現多元化的養老,比如說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就能夠有效的去提高自己退休養老金的收入。而且只要我們參加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就能夠去參加個人養老金。就能夠有效的增加自己今后退休養老金的收入,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說我們應該改變思路,朝這一方向去發展。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于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