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PO日報
這家上市3年多的公司即將易主。
近期,廣東中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旗新材”,001212.SZ)發布公告稱,廣東星空科技裝備有限公司(下稱“星空科技”)通過協議受讓方式,以8.03億元收購中旗新材24.97%股份,其一致行動人陳耀民同步購入5.01%股份,合計持股比例達29.98%。
交易完成后,星空科技成為中旗新材控股股東,實控人由周軍變更為半導體領域知名人物賀榮明。受此消息提振,中旗新材公告發布隔日復牌即一字漲停,報32.20元/股,市值39億元。
這意味著,人造石材第一股或將進軍集成電路高端芯片制造材料和設備領域。
制圖:佘詩婕
實力不凡
具體來看,星空科技擬協議收購3049.89萬股中旗新材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24.97%,受讓總價約為8.03億元。其一致行動人陳耀民斥資1.61億元,購入5.01%股份,兩者合計持股比例達29.98%。股權的轉讓方——原實控人周軍以及原控股股東海南羽明華和均出具《關于不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承諾函》,星空科技以及其一致行動人陳耀民以此獲得了中旗新材的控制權。
新增長點
不過,在石英硅晶新材料領域,中旗新材謀求新路。其通過布局高純石英砂及硅微粉業務,計劃在廣西羅城建設年產120萬噸-150萬噸的石英硅晶新材料基地,一期項目已投產,二期規劃中。這一戰略布局將有助于公司在半導體新材料領域拓展業務,形成新的增長點。
同時,中旗新材稱,未來公司將擇機收購相關資產的控制權,以構建集成電路高端芯片制造材料端和設備端的綜合產品解決方案。這一舉措有望與公司現有的新材料業務形成協同效應,為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以上或是星空科技斥資8億拿下中旗新材控股權的原因之一。
此前,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原有業務較為傳統,缺乏新的業務增長驅動,若本次交易順利實施,星空科技實控人有望借助自身行業和管理經驗,助力公司轉型升級,優先重點發展公司體內石英硅晶新材料業務,并同步協同發展高端光學鏡頭材料等集成電路新材料業務,逐步將公司業務拓展至集成電路新材料等半導體領域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股份轉讓的轉讓總價款為8.03億元,中旗新材每股交易的平均價格為26.343元,較中旗新材停牌前一個交易日即3月27日的收盤價29.27元折價10%。
星空科技此次入主中旗新材,既是賀榮明半導體版圖擴張的關鍵落子,亦為資本市場留下想象空間。
其中,星空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賀榮明,賀榮明是中國光刻機領域的核心領軍人物。除了控制星空科技74.43%股權外,賀榮明也在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的職位,也是其創始人之一。
據悉,星空科技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產品涵蓋光刻機、芯片鍵合機等核心設備,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前,星空科技剛完成近3億元戰略融資,此次融資由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投資。投資完成后,星空科技的注冊資本從1.97億元增至2.94億元,增幅高達49%。
除此之外,天眼查顯示,2025年3月,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國投(廣東)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也投資了星空科技。
利潤下滑
據悉,中旗新材成立于2007年。2021年,中旗新材在深交所上市,被稱為A股“人造石材第一股”。
業務方面,中旗新材主要從事人造石英石板材和石英硅晶新材料業務。前者的產品運用于室內建筑裝飾上,人造石英石板材則在半導體電子、光伏、新能源和化工等高科技領域有所運用。
不過,中旗新材所處的人造石英石行業,近年來受到房地產市場和家裝建材市場的影響較大。隨著綠色建筑政策的推動和行業需求的回暖,人造石英石市場有望迎來新的增長。然而,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家裝建材市場的價格戰導致產品毛利率承壓。
業績方面,上市首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59%。
但近年來其業績出現下滑趨勢。
2021年—2023年,中旗新材分別實現營收7.25億元、6.57億元及6.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41億元、8611萬元及7944萬元。
而2024年,據中旗新材披露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250萬元至4015萬元,同比下降59.09%至49.46%。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