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10日刊發文章《各路資金持續流入 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增強》。文章稱,最新數據顯示,4月7日和8日兩天,ETF產品合計凈流入資金超過1900億元,提高了A股市場的穩定性。
業內人士認為,連日來,多路資金密集入市,向市場參與各方傳遞出“穩住股市”的強烈信號。從相關部門和多家機構的表態看,政策對資金入市的支持力度不斷加碼,后續資金有望持續流入A股,為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提供有力支撐。
機構與“國家隊”聯手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以中央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連續出手。
中央匯金公司8日明確,中央匯金公司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來,中央匯金公司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工作,積極提升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此外,中央匯金公司表示,可動用的自有資金規模較大,還可獲得人民銀行流動性支持。同日,央行明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這意味著,后續穩市資金有充足的保障。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中國版平準基金”將帶動其他機構投資者跟隨,發揮市場合力效應,強化市場穩定的基礎。
跟隨“國家隊”,公募基金紛紛出手自購。其中,博時基金宣布,將運用固有資金合計6500萬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招商基金表示,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5000萬元投資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
私募基金持續加倉。進化論資產CEO、首席投資官王一平在社交平臺發文稱,8日加到了滿倉。此外,淡水泉投資、星石投資、神農投資等也紛紛表達了類似的態度。
多家證券公司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經濟迸發的成長潛力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中信證券將通過多種方式加大中長期資金投入力度,努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為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貢獻力量。”中信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佑君說。
險資入市空間拓寬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險資也在積極入市。陽光保險透露,已于7日和8日連續增持國內權益類資產。中再資產表示,已于近期加倉ETF和優質資產,后續將進一步加強長期性、戰略性的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看來,通過及時有效的市場調節,“中國版平準基金”引導保險等中長期資金有序入市,推動穩定機制從“短期托底”向“長期塑市”升級,為A股市場抵御外部擾動提供了充足的緩沖空間。
政策也加大了對保險資金入市的支持力度。金融監管總局8日表示,近日印發《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調保險資金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
華創證券金融業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徐康認為,通知簡化了監管檔位,提升權益配置上限,拔高保險資金入市的“天花板”,體現監管部門對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引導與明確支持。
據中國銀河證券測算,保險行業2024年資金運用余額為33.26萬億元。此次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調后,預計可為市場提供最大上限為超萬億元的增量資金。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回購增持隊伍不斷擴容
上市公司積極發布回購增持公告,以“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投資信心。
7日至9日(盤前),超3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分紅計劃,或披露回購進展、增持進展、業績預增、重大收購、重大項目、重大合同、資產注入等其他利好信息,積極使用市值管理工具,維護公司股價穩定,回購增持隊伍持續擴容。
一批央企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進行了快速響應。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繼8日20時起,截至9日8時,新增9家央企宣布增持回購或并購重組,通過“真金白銀”投入,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投資者信心,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中國誠通8日表示,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在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看來,穩市政策“組合拳”為市場提供了“預期錨”,有助于推動微觀主體行為的正循環。在“國家隊”增持信號釋放后,一批上市公司也陸續發布公告回購或增持,形成了有利于市場穩定運行的正向傳遞機制。(新華社)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