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瘋狂關稅戰,讓全球股市劇烈震蕩。這幾天美股上演先暴跌再暴漲的行情,猶如過山車一般。
特朗普對關稅說加就加,說減就減變來變去,股市由此產生的劇烈波動制造了極大套利空間,越來越多的人質疑,特朗普本人、家族成員、身邊團隊人員在利用關稅消息大搞內幕交易。
DeeoSeek梳理了特朗普疑似內幕交易的情況。
1. 特朗普的公開言論與股市波動的關聯
在2025年4月9日美股大漲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鼓勵投資者“買入”,并特別標注“DJT”(其名下媒體科技集團股票代碼)。
當天,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股價上漲22.67%,遠超納斯達克指數當天12%的漲幅,其個人財富因此單日增加超4億美元。
此前,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加征“對等關稅”,導致美股暴跌;9日突然宣布暫停該政策,股市隨即暴漲。這一政策反轉的時間點與特朗普的“買入”呼吁高度契合,引發市場對其利用政策信息操縱股價的質疑。
2.民主黨與輿論的內幕交易指控
多位民主黨議員指出,特朗普作為政策制定者,可能提前掌握市場敏感信息,并通過社交媒體影響股價以牟利。例如,加州參議員亞當·希夫要求國會調查特朗普及其身邊人是否利用內幕信息交易。
輿論質疑的焦點還包括:特朗普家族并未剝離商業利益,其子女管理的信托基金持有大量特朗普集團資產,可能通過政策變動前后的市場波動獲利。
3. 法律與監管層面的爭議
法律依據不足:喬治城大學金融學教授詹姆斯·安吉爾指出,特朗普的公開言論過于籠統(如“買入”呼吁),難以構成證券法規中“重大非公開信息”的披露違規。此外,普通投資者因特朗普發文買入的行為難以追溯。
潛在審查風險:前白宮倫理律師理查德·佩因特認為,特朗普的行為可能涉及市場操縱或證券欺詐,但需證明其主觀意圖與直接獲利關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目前未明確立案,部分原因是特朗普作為總統的特殊地位可能阻礙監管介入。
4. 歷史行為與模式
特朗普并非首次在市場波動時發表類似言論。例如,2018年股市下跌期間,他曾公開稱是“極佳的買入機會”。此次事件中,其政策與股價波動的關聯性更為直接,加劇了對其利用公權力謀取商業利益的質疑。
5. 白宮與支持者的回應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辯稱,特朗普的言論旨在“傳達經濟安全感”,否認任何不當行為。
支持者認為,特朗普的政策目標是重構全球貿易體系,市場波動是政策調整的附帶結果,而非蓄意操控。
結論
盡管缺乏直接證據證明特朗普或其家族成員從事內幕交易,但其政策決策與個人商業利益的潛在關聯性,以及公開言論對市場的顯著影響,已引發合理懷疑。民主黨推動的國會調查可能面臨法律和技術障礙,但輿論壓力或促使進一步審查。此事件凸顯了公職人員商業利益與政策權力分離的重要性,以及金融監管在應對高層政治人物行為時的局限性。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