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來旗下品牌樂道汽車發布“清明換電隨時走”的廣告語,引發網友廣泛關注。蔚來日前對此事進行了內部通報,并對六名涉事人員進行了相關處理。
4月8日,據多家媒體報道,蔚來內部發布的“關于樂道品牌傳播海報違規事件的處理通報”顯示,經調查核實,此事系某區域公司區域市場專員林某某接到區域公司要求,需要就85度電池相關內容進行宣發,林某某結合清明假期的節點設計了標語為“清明換電隨時走”的海報。由于不了解宣發內容的審核流程,林某某僅將海報直接發至樂道品牌與傳播部區域市場團隊負責審核的王某進行審核后直接進行了發布。
事后,該區域公司總經理、樂道品牌與傳播部發現了宣發內容存在問題,緊急從相關社媒撤下內容并進行了事件復盤,制定了改善措施。但由于內容在社媒宣發后已經發生了傳播,導致內外部產生負面輿情。根據《員工手冊》相關規定,上述事件涉及人員有兩人被勸退處理,四人被警告處分。
當祭祖掃墓的傳統節日與“隨時走”的輕佻表述相撞,公眾的不滿情緒迅速發酵。這起事件暴露的不僅是廣告策劃的失誤,更是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深層漏洞。
廣告翻車的根源
清明節的核心是慎終追遠、緬懷先人,而“隨時走”的表述極易引發“死亡忌諱”的負面聯想。廣告策劃者顯然忽略了這一文化敏感性,將節日的莊重感與商業營銷的輕快感混淆。
從蔚來通報來看,廣告審核流程形同虛設,設計到發布的“直通車”:區域市場專員林某某直接設計并發送海報給審核人王某,后者未提出任何異議即發布。區域團隊負責人陳某某未做好入職培訓,品牌傳播部負責人紀某對屢次負面輿情負管理責任。這種層層失守的審核鏈條,暴露出蔚來在內容風控上的系統性缺陷。
當然,也有人認為樂道品牌作為蔚來旗下年輕化品牌,試圖通過“反差感”吸引眼球。然而,追求流量不應突破文化底線。此前“換男友不如換電”的廣告已引發爭議,此次事件表明蔚來未從過往教訓中吸取經驗。
后記,從個體失誤到系統性危機
樂道以“合家歡樂,持家有道”為核心理念,瞄準主流家庭市場。然而,廣告語卻將“換電”與“清明”強行關聯,既未體現家庭場景,也未傳遞品牌價值觀。這種策劃邏輯,反映出品牌對“年輕化”的誤解——認為“反差感”等于“創新”,卻忽略了文化適配性。
林某某“缺乏傳統節日常識”,其上級陳某某因未做好入職培訓被警告。這反映出蔚來在員工文化敏感度培訓上的缺失。廣告發布后引發輿情,蔚來雖迅速撤下內容并處罰員工,但未能第一時間公開道歉。這種“事后補救”策略,未能有效遏制負面影響的擴散。
樂道3月交付量僅4820輛,不足目標的四分之一。其首款車型L60雖以“換電”和“性價比”為賣點,但在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宋等競品的擠壓下,市場表現掙扎。這種銷量困境,反映出品牌對市場洞察的傲慢——高估自身影響力,低估市場競爭與文化適配的難度。
樂道的傲慢,本質是對市場與文化缺乏敬畏。唯有從制度、文化到策略的全面轉型,方能避免類似“低級錯誤”,真正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