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看臺海
2025年4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中醫藥文化開放日活動,謝鋒大使出席并致辭。
謝鋒說,中醫藥標本兼治、固本培元的理論精髓,為走出關稅戰、貿易戰提供了有益借鑒。中醫講“治病必求于本”,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能病急亂投醫、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而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找準病灶、開對藥方。世界經濟增長進入瓶頸期,癥結在于增長動能不足,不能只顧眼下爭搶存量,而應著眼長遠做大“蛋糕”。中醫也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全球化、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是世界過去幾十年繁榮的基礎,也是各國持續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將相互依存武器化只會自我孤立、損人害己,高筑關稅壁壘勢必引發國際經貿氣滯血瘀,顛覆世界經濟健康發展,《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加劇大蕭條的殷鑒不遠。大河沒水小河干,全球產供鏈梗阻,將導致各國商品短缺、物價飆升,傷害各方切身福祉,治本之策是行氣血、通經絡,讓世界經濟之水流起來、活起來。
謝鋒說,古語云,“上醫醫國,其次疾人。”中華文明自古就有濟世安人、澤被天下的情懷與擔當。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關稅戰、貿易戰,這不僅僅是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也是捍衛國際經貿秩序和國際公平正義。如果別的國家把關稅戰、貿易戰強加于中國,我們將勇敢面對、堅決反制。
謝鋒說,在國際經貿格局受到嚴重沖擊之際,中國消博會、廣交會接踵而至、盛況空前,參展品牌和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海南自貿港全球產業招商大會簽約額超過32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名列前茅,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占比超過50%,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潛力。面對充滿不穩定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外商最理想的投資目的地,中國的發展繼續是世界的共同機遇。我們將堅持“開門”而非“關門”、“拆墻”而非“筑墻”、“賦能”而非“爭利”,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
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
監制 / 胡翼
主編 / 伯皓
值班編輯 / 騰陽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