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省自然資源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布會。省自然資源廳調查監測處處長杜國慶介紹,我省“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進展順利,多項成果率先完成。去年11月,自然資源部在全國5個省區試點開展“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工作,我省徐州市漢文化產業區、蘇州市歷史城區和太湖生態島、揚州古運河三灣段4個區域入選,數量全國最多。如今,各個試點區域全面完成區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調查,凝練總結各自實踐經驗,并大膽探索出不少新的應用場景。
擁有“美麗顏值”,也需要將其轉化為經濟價值。記者了解到,試點的重要目標是“把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轉化為文旅產業的持續魅力”。經過探索,我省為4個試點區域分別定制4篇各具特色的促文體旅消費故事——
“大風歌”故事:徐州立足豐富的漢文化資源稟賦,全力支撐城市規劃修編,探索自然、人文、商業、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以“彭城七里”為軸線,以黃樓、戶部山、文廟街區等235處歷史遺存為串聯的地域文化集中展示區,為規劃修編提供漢文化產業區詳細、精準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空間信息,助力徐州城市“微更新”。
“姑蘇古城”故事:蘇州歷史城區試點區以文化IP為內核,基于本次試點調查的底圖底數,可視化呈現特色資源分布、歷史脈絡及業態關聯性,融合非遺技藝與現代商業,挖掘特色水上游、名人尋跡等沉浸式體驗新路線,對已有三維數字化的歷史文化建筑進行結構解析與虛擬重建,擴展VR全景云游的內容覆蓋范圍,推動非遺傳承,豐富文旅融合新場景。
“碧螺春”故事:蘇州太湖生態島試點區通過摸清古村落民俗、碧螺春茶等特色資源家底,開發AI智能分析助手,以“識茶—尋茶—制茶—品茶”為主線,設計徒步、騎行旅游路線,豐富游客深度體驗方式,進一步促進當地農文旅深度融合。制作標志性場景的VR全景,其中碧螺春茶博物館全景云游已交付館方投入運營,極大提升了生態島文旅吸引力。
“千年運河”故事:揚州嘗試探索“自然搭臺,文化唱戲”,聯合文旅部門,邀請公眾參與,深度挖掘三灣地區人文資源稟賦,開發“三灣數字孿生平臺”,為升級消費體驗、完善三灣配套服務體系以及“三塔映三灣”主題夜游、“運河夜航”等旅游項目開發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助力揚州市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文旅消費新標桿。
“溫潤秀美,人杰地靈的江蘇,還有很多可以深度挖掘的特色IP。”杜國慶表示,“我們將鼓勵基礎工作好的地方繼續申報自然資源部試點,講好精彩的江蘇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故事。”
全部評論 (0)